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探索低碳路径 构建绿色未来

2024-12-05 14:14:46    山西日报

当前,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三晋大地从乡村到城市全域发力,通过试点零碳社区、推动全民减排、强化市场机制,探索出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低碳发展路径。从乡村屋顶上的光伏电板到城市居民的“碳账本”,从绿色金融助力到自愿减排市场的创新探索,我省正以切实可行的实践勾画出一幅低碳发展的绿色图景。通过系统的政策推动与广泛的社会参与,不断将低碳理念化为实际行动,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生动样本。

零碳社区 智慧降碳

11月27日,记者走进长治市上党区荫城镇中村,看到屋顶上整齐排列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些光伏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村民日常生活所需,同时将多余电力并入电网,创造经济收益。这一切,正是得益于全省首批“近零碳排放”试点项目的实施。 作为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实践,长治市农村“近零碳排放”社区试点项目涵盖李坊村、中村、王坊村和河南村四个自然村,总投资近3亿元。该项目由生物质供热、生物质供电、分布式屋顶光伏建设、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工程、“智碳星”能源控制系统及种养循环六个子项目组成。项目通过科学规划与绿色管理,不仅大幅减少碳排放,还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成为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典范。

山西易通集团在项目实施中,充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并探索建立“村企联席商议机制”。村民与企业通过沟通协商,共同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在中村的试验基地上,种植了红薯、毛豆等绿色作物,并养殖了1000余只鸡。养殖过程中,畜禽粪污和垃圾分类处理后的有机肥被用于土地施肥,不仅减少了化肥使用,提升了土壤肥力,还实现了绿色循环。

目前,试点项目的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分类系统已投入运行,微风发电项目也在规划中。待项目全面完成后,预计年碳排放量较2020年减少约16000吨,下降率达到72.66%。此外,试点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样可观,村民通过屋顶光伏收益和绿色农业增收,实现了“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有机结合。这一模式不仅在上党区落地生根,也为全省其他乡村提供了可借鉴的绿色发展路径。

绿色低碳 全民减排

绿色低碳的理念,不再只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融入了三晋百姓的日常生活。从绿色出行到垃圾分类,从节能用电到减少塑料使用,全民减排行动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新风尚。我省通过推出“三晋绿色生活”碳普惠平台,为每位居民建立“个人碳账本”,记录并计算个人在交通、购物、餐饮等日常活动中的碳减排量,同时将这些减排量转化为绿色积分,用于兑换奖励。 太原市居民李浩伟便是“三晋绿色生活”的忠实用户。他通过步行通勤、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等行为积累了不少碳积分。“每次打开小程序,看着自己的绿色积分增长,都觉得既有成就感,又是一种责任感,”李浩伟说,“这让我更加意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小小改变,也能为环保作出贡献。”截至目前,全省已有超过630万居民参与碳减排行动,累计减排量达19.7万吨。

与此同时,我省还大力推动绿色金融支持,通过气候投融资试点为绿色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截至目前,全省金融机构已发放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367.78亿元,支持了57个重点项目,累计授信492亿元。这些资金为绿色项目的实施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孙炜表示:“通过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碳普惠机制,我们不仅实现了全民减排,也为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一机制有效调动了社会各界力量,让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绿色生活模式。

自愿减排 市场驱动

在“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全国碳市场建设是重要政策工具之一。我省积极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通过推进符合条件的项目备案、开发和交易,构建起以市场为驱动的减碳机制。

省生态环境厅鼓励各地行政区域内符合条件的自愿减排项目向省、市两级主管部门备案,并加强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机构及交易机构的合作,为项目开发、审定、交易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目前,我省多个行业协会和技术服务机构正在积极参与,帮助企业加快完成项目开发、减排量核查和交易登记等流程。

这些自愿减排项目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不仅优化了企业的能源结构,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例如,一家水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大幅减少了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成功在碳市场中交易获得可观收益。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环保与经济并重”的理念。

在碳市场建设中,我省还通过政策创新和技术引导,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与碳交易的结合路径,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推动全省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我省将继续完善碳市场机制,扩大自愿减排项目的覆盖范围,并进一步提升项目开发的质量和规范性,为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山西力量。

从乡村的零碳社区试点,到全民参与的低碳生活,再到市场驱动的减排机制,我省正在全面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径。这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需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多层次、多领域的努力,我们用实践证明,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未来,我省将继续发挥区域优势,不断推动低碳经济创新,深化绿色生活方式,力争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多经验和智慧。山西的绿色未来,值得期待。(记者程国媛)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海南创新医疗器械获非洲客商青睐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