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用三四分钟代替1至2天,上海推出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平台

2024-09-11 16:28:32    上观新闻

9月10日上午,上港物流集团国际货运分公司进口科主管张质文在电脑前轻敲键盘,仅3至4分钟,就帮客户完成了进口放货的线上换单。许多信息不需要打字输入,而是系统直接生成。“以前,客户需用笔填写详细信息,并快递纸质单证给我们,然后我们再派人送到窗口单位,这至少要1至2天。”张质文说。

改变源自上海市交通委和上港集团共同打造的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平台(集运MaaS)系统,该平台于10日当天正式上线。平台深度融合航运贸易区块链、分布式存储计算等先进技术,以打造 “一门式查询”“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赋能”和“一单制运行”的服务体系为目标。

“它是整个交通系统的数据大集成,覆盖集装箱运输的全链条,是‘全融合’性的业务办理门户,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数字供应链服务。”上港集团科技信息部总经理邹鹰介绍。

除了线上一站式服务节约时间,且更加绿色环保外,通过一站式查询功能,无论货物位于全球哪个角落,货主、船公司、港口运营商、物流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登录集运MaaS网页或下载集运MaaS APP,实时看到货位的定位、状态等信息,并可以追溯货物此前在火车运输、公路运输、港口卸货及装船、跨洋运输等各个环节和各个时间节点的信息。

“以往,电子提单也好,信息查询也好,大多是单环节的,用户要登录不同平台操作,而且信息往往不全,许多客户担心数据上了平台会泄露。现在我们破解了长期困扰行业的跨主体、跨部门、跨地区的数据共享难题,还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信息安全问题,在外人看来,系统上显示的只是一串代码,不会泄露货物的具体信息。”邹鹰说。

上海为什么要打造集运MaaS平台?上海市交通委科技信息处四级调研员田海洋介绍,上海在政务领域有“一网通办”,现在要加速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围绕港航物流,也应该有类似“一网通办”的门户平台。

“集运MaaS平台是以港口服务为核心的统一公共服务平台,将开启上海服务型智慧港口建设的新篇章。”田海洋说,智慧港口的内涵不仅包括自动化技术这类硬核科技,也包括服务的智能化。

从这一角度来说,集运MaaS平台推动了集装箱运输领域的数据互联互通,有助于打造更优化、更公开透明的港航生态圈,推动港航经济数字化发展,提高航运中心能级,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赋能。

当信息整合在一起,新的大门也被开启——通过海量交通数据,平台构建出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能够精准预测港区进港箱量,促使资源前置优化配置,还有助于缓解道路拥堵,并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撑,助力其采取更加精准高效的交通疏导与停车管理策略,推动“一体化赋能”新治理。

目前,该平台还在持续建设中。邹鹰介绍,未来集运MaaS平台还会推出2.0版本,并持续升级,不断优化服务和用户体验。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芜湖市推行“交特巡融合”警务机制
下一篇:2024“我与地坛”北京书市明日开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