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花开蝶自来

——内蒙古打造人才近悦远来“良栖之地”

2024-01-05 14:29:28    内蒙古日报

实现科学发展,人才是关键;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引擎。

2024年1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发展促进条例》施行。

支持具有研发优势的骨干企业牵头组建研究开发平台、技术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打造产业发展高端智库平台,开展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推动人才引领产业发展;对有潜力参选参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的企业事业单位人选,“一人一策”持续跟踪培养,给予重点支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加强与各方面优秀人才的联系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从人才培养与开发到人才引进与流动,从人才评价与激励到人才服务与保障,一揽子“政策礼包”,成为自治区向外界展示求贤若渴、重才爱才惜才满满诚意的郑重承诺。

抓住《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这一重大政策机遇,自治区优化人才发展布局,融入国家人才战略布局,建设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打造开放包容的内引外联人才工作格局,构建务实高效的引育留用人才工作体系,凝聚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合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连日来,内蒙古伊泰煤基新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李志飞为煤基阿尔法烯烃分离提纯中试放大及工业化转化项目忙碌着。通过人才引进来到鄂尔多斯后,李志飞感触最深的是鄂尔多斯市对人才的求贤若渴。

识才、爱才、育才,方能人尽其才。

跟李志飞感受相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内蒙古大学名誉校长赵东元对内蒙古的人才政策十分认可。“自开展合作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无论是在科研经费支持、试验场地建设,还是本地人才配套、团队综合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我们大力的支持。”他介绍,他们科研团队与内蒙古大学达成合作协议,重点围绕国家在能源、环境、健康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共同开展学科建设和科学创新研究,推动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的转化。

人才聚集和积极性的调动,靠什么?

靠服务,一项项有吸引力、有感召力、有推动力的服务,是内蒙古引才的诚意。

第十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现场,内蒙古博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王亚雄教授获得800万元“人才贷款”。彼时,包头市成功获批全国第一批、自治区首个“人才贷”试点城市。得知内蒙古博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资金周转不灵,综合评估公司能力后,稀土高新区主动上前提供服务,助其获批自治区首笔“人才贷”。

内蒙古感人才之所感,解人才之所难。针对人才在思想、工作、创业、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推动构建优质规范的服务体系,构建起符合自治区实际的差异化人才政策供给体系。

推动人才工作由“审批思维”转为“服务思维”——深入开展“唯帽子”问题治理,全面整改自查发现的突出问题。下放中小学教师、中职教师、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权限,实现全区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自主评审全覆盖,有力激发了用人主体活力。

推动人才聚集由“资金驱动”转为“产才融合”——2023年11月17日,由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牵头、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等13家区内外单位参与共建的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航天育种研究院揭牌成立。研究院以培育和生产高产、优质、早熟、抗病植物新品种和新种质材料为目标,通过航天育种技术,破解种业“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形成“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一体化”的创新产业链条,助力自治区种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政策供给由“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阿拉善盟委组织部转变引才理念,创新实施“鸿雁归巢”预约引才工作,简化考试流程和环节、取消人才引进户籍限制、提前评聘职称、免费入住人才公寓等优惠政策,为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创造舒心、安心的发展环境,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第一批“鸿雁归巢”预约引才工作为事业单位引进48位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不仅数量较往年翻了一番,而且很多人才来自“双一流”高校。

梧高凤必至,花开蝶自来。内蒙古广栽“梧桐树”,与人才“双向奔赴”,彼此成就。人才“家底”丰厚起来,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记者 宋爽)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疏通出行堵点 便利百万居民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