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贵州正安县瑞溪镇,燕子坝小学学生正通过网络远程授课学习英语,授课的是正安县第五小学教师。 王 颖摄(人民视觉) |
“5G+远程课堂”在重庆渝中区人和街小学、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巫溪县红池坝镇龙台小学落地,三校同步高清教学;依托“云—网—端”一体化技术支撑体系,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三小学春林校区,共享北京优质教育资源;湖北鹤峰县无线网络覆盖学校教学区,认证用户的无线网可实现全县教育城域网内漫游……
近年来,教育网络“高速公路”修到乡村学校,教育数字化成为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补齐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短板,不少地方持续提升校园移动网络信号,重点覆盖教学楼等关键点位,支持在线教学等应用。接入大山、接进教学点,“信号升格”专项行动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带来新机遇。
偏远山区持续提升信号质量,数字支教成效显现
“我刚收到一封来自大自然的倡议书,一起来看看吧。”随着课件幻灯片播放,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志愿者的数字支教开始了,这次讲的内容是应对全球变暖。网络的另一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乔瓦镇第二小学的学生认真听讲。
“老师你看,这是我在家附近拍的照片。”一名学生把照片贴近摄像头,郁郁葱葱的树林掩映着房屋,画质清晰。
朗读课件,双方配合默契,起承转合间毫无迟滞;播放视频,画面精准呈现每一个细节,观看时卡顿较少。这是北师大学生与木里县学生定期开展的数字支教。
2023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启动“数字支教赋能乡村教育创新试验项目”。北师大强师工程办公室与校团委联合,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聚焦文学、艺术、心理健康、体育运动等素养提升课程,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
数字支教,见证了山区学校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折射出通信部门多年来实施电信普遍服务的成效。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部分区域曾因地处偏远、基础薄弱成为通信盲区。为此,四川通信系统开展困难地区网络补盲行动。“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多地通信系统在偏远地区持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升信号质量,数字支教赋能乡村教育的成效进一步显现。
据了解,近年来不少高校在多地积极行动:华中师范大学根据受援学校需要,划拨专项经费购置更新摄像头、收音器、网络线缆等远程教育设备,保障支教设备稳定、线路通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投入专项资金,为参与支教项目的近100个乡村班级全面配备摄像头、收音器、网络线缆等;还有一些高校,组织负责数字支教项目的指导教师定期线上听课,了解师生互动情况,保障教学网络不掉线、环境不失真、内容不偏航。
“数字支教项目提高了乡村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时段的培养质量。让高校优质教学科研资源惠及受援地区的乡村学校学生,使乡村学校学生足不出校就能接触到前沿科技、人文艺术,开阔眼界,提升认识。”北师大团委书记倪佳琪表示。
海岛地区打造网络覆盖完全、教学空间融合的学习环境
浙江宁波北仑区梅中村梅山学校位于东海之滨,是一座海岛学校,距离宁波城区60多公里。
最近,小学语文组的一次教研活动在会议室展开,现场却没有师生。原来,他们连线了宁波市区的一所优质学校,通过“远程课堂”观摩,双方在线上互动教研。
学校负责信息技术的教师胡奇峰介绍,去年以来,北仑区通信部门对学校宽带提档升级,从100兆提到1000兆,新增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更新网络新系统,固态硬盘安装覆盖所有班级。
现在,学生可以在教室看直播,并在线互动。当教师未能到学校课堂授课时,可在家进行网上投屏;学生未能在教室听课时,也可以连线。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3个“远程课堂”常态化应用,形成了云端互助、线上互动的教研教学新模式。
“远程课堂”让教师常态化享受名校优质资源,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助力青年教师成长。2024年,在该区“教坛新秀”评选中,学校有11名教师获评奖项,其中一等奖4名。
今年4月,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等印发通知实施“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提升山区、海岛中小学移动网络信号覆盖质量,形成网络覆盖完全、网络教学空间融合的学习环境。
5月,北仑区教育局拨专款,将教师办公电脑换成一体机,加快了网速。教室安装智慧黑板教学一体机,“智慧黑板功能强大,试卷可以直接投屏,讲解更精准。数学课用绘图软件,省时又美观,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有着20年教龄的数学教师王浩对此赞不绝口。
“受益于通信基础设施的提升,移动网络信号逐步加强,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得以深度融合,办学质量不断提高。”梅山学校执行校长洪忠明说。
草原牧区完善基站建设,校园信号强度提升
清晨的阳光铺满校园,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三小学六年级八班的师生迎来网际交互教室同屏互动。屏幕另一边,是杭锦旗吉日嘎朗图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师生。
“在同屏互动课上,我可以和三小的老师同学交流学习,这种体验太好了!”吉小学生马慕宇说。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以康巴什区优质教育资源为中心,探索“互联网+城乡教育协同发展”,以结对共建方式带动农村薄弱学校,逐步缩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最早一批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共建的单位,康巴什区第三小学引进了6套网际交互教室设备,以班级为单位,统一课表,同步教学。
学生互动热烈、教学交流频繁,对草原牧区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段时间以来,杭锦旗相关设施日趋完善,旗内教学通信条件不断提升。特别是“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牧区学校移动网络覆盖率从不足40%提升至90%以上,视频播放的缓冲时间从十几秒缩短至1—2秒。
“我们在校园周边有4G物理基站35个,5G基站56个。今年将继续完善校园热点区域5G补点建设和重点区域5G覆盖,提升校园内信号覆盖质量和强度。”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杭锦分公司总经理聂昀泽表示。
当地电信运营商还建立了校园服务团队,及时响应学生和教职工需求,解决网络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对校园信号和服务质量进行回访,根据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
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学生们参与课堂互动、拓宽知识面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截至目前,康巴什区第三小学依托网际交互教室已实现与结对共建学校同步教学330余节次。第三小学校长王跃表示,在互联网助力下,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有了更多探索创新的方向。
如今,无论是在田园、草原,还是在大山、海岛,优质教育资源惠及越来越多学生,这离不开通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和移动网络信号的全面覆盖。在离乡镇中心校、村小教学点不远的地方,总能看到耸立的信号塔,为学生们开拓视野、点亮梦想搭起一座座通向未来的数字桥梁。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