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治理“幽灵外卖”刻不容缓

王明昊    2024-08-28 10:45:40    经济日报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批租借营业执照开店、门店照片和地址作假却成为高分热销店铺的外卖商家,甚至还有数十家店铺共用一张执照经营外卖业务。这些蒙混过关的商家入驻外卖平台,一旦出现问题很难溯源,成为食品安全重大隐患,必须严厉整治。

没有堂食场地,或者已经关门倒闭,但依然活跃在各类平台上的外卖商家,人们称之为“幽灵外卖”。相关法律规定,外卖商家应向消费者公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地址等信息。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很难分辨商家信息是否真实,依靠平台严把商家资质审核关就显得愈发重要。但是目前商家未上传环境照、实体店照片的情况并不少见,暴露出平台存在资质审核不严等问题。

治理“幽灵外卖”,平台不能缺位。外卖平台要把好商家准入关,通过实地考察、开通举报热线等办法,严格筛查不具备从业资质和伪造信息的商家。在店铺经营过程中,也要做好监督和资质复核工作。可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及时核验和对比,及早发现资质信息过期、变动、重复等异常现象,及时跟进处理,让不法商家没有可乘之机。

“幽灵外卖”大行其道,违法成本低也是重要原因。市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督和惩处力度,形成网络餐饮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以外卖经营户聚集的重点区域为突破口,以小餐饮为重点检查对象,建立“线上监测+线下整改”工作机制,严查无证经营、卫生条件差、未按规定公示证照信息等违规违法行为。还要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共治。

当前,有外卖平台尝试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倒逼店铺规范经营,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只有各参与主体压实责任、积极作为,才能合力推动网络餐饮服务业健康发展。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多措并举整治“黄牛”
下一篇:让共享单车服务品质跑赢价格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