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多措并举打造“便捷春运”

牟能冶    2024-02-01 16:58:54    光明日报

2024年春运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发展回升向好的第一个春运,也是春节放假时间最长的一个春运,群众出行意愿更加强烈,客货运量将显著增加。

从客流规模看,2024年春运预计客流总量将达90亿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90.2%,有望创历史新高。从出行结构看,传统营业性运输客流将全面回升,预计达18亿人次。自驾出行客流约72亿人次,占总量的80%,成为绝对主体。从客流构成看,以探亲、务工、学生、旅游等客流为主,呈现总体高位运行和节前相对平稳、节后相对集中的特点。

春运期间供销市场活跃,能源物资、民生物资、春耕等生产物资运输需求旺盛。受春节及复工影响,货物运输预计出现节前和节后两个阶段性高峰。寄递服务需求波动较大,预计整体呈现节前高峰、节中减少、节后恢复的趋势。

2024年春运将产生客运出行结构调整、物资运输需求转移、旅客出行目的转变的新变化。一是客运出行结构调整。自驾出行成为主流选择,呈现跨省出行、超大流量等特征。二是物资运输需求转移。入冬以来,我国多地遭遇寒潮大雪,保暖保供能源物资运输加强,民生物资供销两旺,叠加春耕等生产物资供给,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压力增大,城乡末端交通物流配送任务艰巨。三是旅客出行目的转变。春运出行目的呈现多元化,出现返乡+旅游的“春节1+1”模式。“北上看雪”“南下避寒”和出境游展现旅游迎春、休闲过年的新特色。

为保障2024年春运工作顺利开展,一要提高运输服务能力,确保旅客春运顺畅出行。运力供给方面,针对客运密集线路和高峰时段,要科学制定班次计划,统筹运力资源,做好运力供给。运输组织方面,要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加强组织调度,强化运输服务衔接。路网保畅方面,加强路网运行监测,提升收费站通行效率,提高道路清障救援和突发情况应急处置能力。服务质量方面,要优化改签规则,提高服务信息发布、旅客疏散、转运等方面效率;提升春运期间客服电话接通率,及时回应旅客诉求;保障多样化出行需求特别是自驾出行需求,服务区增设移动卫生间、移动充电桩等便民服务设施,从多角度合力推进,实现“便捷春运”。

二要落实物流保通保畅工作专班作用,确保重点物资运输高效有序。贯彻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保障主体路网物流“大动脉”、城乡末端“微循环”畅通。加强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与能源企业沟通对接,持续跟踪、研判能源物资运输情况,科学组织运力。重点摸排民生物资需求,加强运力储备,同时严格执行鲜活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将农机农资等纳入重点物资运输保障范围,提前谋划做好春耕生产物资运输服务保障工作。推动农村客货邮一体化发展,提高邮政快递通达率和服务水平,引导快递企业运力合理安排,切实保障末端物流顺畅运输。

三要提高出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美好出行需求。结合不同类型群众出行需求,针对性提供优质出行服务,切实打造“温馨春运”。对于务工人员和学生出行需求,根据集中往返情况,开展团体票预订、上门售票等服务。对于重点群体出行需求,为“老幼病残孕”提供针对性关爱服务,为军人、消防救援人员等乘车购票依法依规提供优待政策。对于游客出行需求,加强热门景区运力投放和运输组织调度,强化客流与运力信息共享;及时发布景区游玩提示,引导游客提前规划行程;有效增加停车泊位,减少车辆拥堵,规范景区交通秩序。

四要强化春运全流程智能化供给,让“科技硕果”在春运途中发挥更大作用。如今,互联网车票、人脸识别进站、电子客票早已不再新鲜,智能机器人导航、5G车站、铁路畅行码等新兴智能元素纷纷亮相,越来越多的科技应用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旅客出行的各个细节。新技术不仅为庞大客流提供了强有力的运输保障,也体现了国家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精细化管理与高效能运作。科技赋能能够为交通运输领域打开一片新蓝海,相关部门要以春运为契机,使科技进一步为春运赋能,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的便捷。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减少参保群众垫付超一千五百亿元
下一篇:全力保障春运安全平稳运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