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时政 > 正文

担当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话落实

2024-03-14 09:10:51    人民日报

图①:重庆佛图关隧道附近春意盎然,轨道交通列车穿越而过。
贺志付摄(人民视觉)
图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敦寨镇敦寨村一带,金黄的油菜花与村庄、河流、树木等相映成趣。
李必祥摄(人民视觉)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与会代表担当职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书写了高举旗帜、真抓实干、团结奋进的新篇章。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笃行不怠再扬帆,履职尽责向未来。代表们表示,会后,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各自的岗位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履好职、尽好责,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编  者

 

鼓劲提气,把好消息带给工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  邹  彬

我是从农民工群体中走出来的全国人大代表,为农民工代言责无旁贷。会议期间,我认真审议相关报告,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结合前期调研了解的情况作了发言。我介绍,推动农民工向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但农民工群体青黄不接、代际断层的问题仍未缓解,建筑工人老龄化十分严重,高素质建筑工人依旧短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推动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型迫在眉睫。我呼吁继续加大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尤其是对大龄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对农民工子女的服务保障,并且建议城乡、政企共同努力,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精神素养培育,推动建筑产业模式和行业生态升级。我的发言引起很多与会代表的关注,大家在一起深入交流,这让我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更深入了,提出的建议也更科学、更有建设性了。

通过今年全国两会,我也进一步认识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近年来,关于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政策越来越完善,为农民工搭建的技能培训和各类技能竞赛平台逐渐增多,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建筑产业工人群体社会认同感也在不断提升。我要将会议期间了解到的关乎农民工群体的好政策、好消息带给工友,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与此同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自己不仅要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还应当笃行实干,带头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目前,我正在参与长沙黄花机场T3航站楼项目建设。我将立足项目质量总监的本职岗位,认真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同时借助“邹彬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与工作室成员一道开展技术创新攻关和工艺流程优化,帮助更多农民工提升技能水平,建设好人民满意的机场。

我还将继续深入农民工群体、职业技能院校、建筑装配式工厂等,和大家深入交流,带动更多的建筑产业工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助力培育更多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建造”“中国标准和技术”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王云娜采访整理)

 


 

扎根一线,做人民群众贴心人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 杨 蓉

3月12日下午,我来到山西太原杏花岭区金刚里社区,把全国两会上的好消息、好政策、好声音带给社区党员干部群众。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我始终坚持扎根一线、为民造福,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会议期间,我认真审议相关报告,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切实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我辖区内的金刚里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曾经“刮风一身土,下雨一身泥。天上‘蜘蛛网’,地上车乱停。”为此,小区居民反复提议,希望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近年来我积极推动街道与相关部门合力做好小区改造,这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在逐步落地落实。

一边工作,一边调研,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强化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规范社区服务,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加舒心?

我欣喜地看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和完善城乡基层治理。”我深入学习,并和身边的代表们深入交流。我进一步认识到,将城乡社区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让基层治理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化,有助于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有利于让老百姓更好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花结果”。

会议期间,很多和我一样来自基层的代表分享了过去一年的履职故事。我从中学习到,无论是社区警务工作,还是代表履职工作,本质上都是群众工作。要进一步增强积极性主动性,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收集社情民意,倾听意见建议,从而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让人民群众享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回到本职岗位上,我将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警务室等平台,通过“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载体,把全国两会精神宣传到家家户户,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系”延伸到家家户户,努力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民情传输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为民务实的办事员、重大事项的监督员,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用实际行动践行好“人大代表为人民”的职责使命。

(本报记者  张天培采访整理)

 


 

延伸触角,更好汇集民智民意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方豪龙

回到村里,我第一时间和乡亲们分享了参会感受,也在思考接下来如何更好地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更好地汇集民智。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会前,我专门邀请邻村几位党支部书记来到李祖村,商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把大家的意见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会议期间,我提出“深化乡村运营人才培育工作”“推动乡村片区组团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等多条建议。

在会场上,我观察到,代表们忠实履职、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相关部委充分听取大家意见,有的第一时间就进行了回应。这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写照。

目前,我们村推出人大代表列席村两委会制度。人大代表通过列席村两委会,近距离地收集了解群众需求。村里能解决的问题由村里解决,无法解决的上报街道人大联络站,由人大联络站督促街道和相关部门解决。

基层立法联系点为我做好代表工作增添了一个新渠道。浙江省义乌市人大常委会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立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李祖村成为联系点下属的立法联络站之一,我本人也成为一名立法信息采集员,负责征求群众对国家立法的意见建议并上报给立法联系点。

此外,村里还传承发扬“大樟树下议法议事”的优良传统,广泛组织和发动群众,在人大代表、村两委、群众之间搭建沟通桥梁。与此同时,村里吸收一批乡贤、退休老教师、老党员,组建了一支立法信息员队伍,充分参与民主议事、民主治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人大代表是直面群众的知心人,收集社情民意、反映群众诉求、帮助解决群众困难是我们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下一步,我将积极履职尽责,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延伸工作触角,拉近和群众的距离,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把基层民主的平台和载体建设好、运用好,切实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

(本报记者  亓玉昆采访整理)

 


 

服务大局,深入一线调查研究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四病区护士长  于  洋

全国两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参加盛会,与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们一起共商国是,让我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促使我想问题、做事情都要从大局出发。

回想过去一年,我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粮食安全座谈交流,参与执法检查、专题调研活动,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诉求。特别是结合工作专业特长,围绕医疗与健康中国建设等方面,我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提出了“关于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建议”等4件建议,得到有关方面的积极回应。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部署,就是我们深入学习、履职作为的重点。对于长期护理问题,我一直在关注和研究,建议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立法工作,尽早建立全国统一的参保范围、筹资机制、待遇保障、失能失智评估标准、护理服务规范等制度,完善长期护理人才职业发展和培养规划,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提高长期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等,进一步解决和满足重度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

在接下来的履职中,我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点围绕“高质量发展”开展高质量履职,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工作目标,积极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及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履职学习培训、执法检查、视察等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变为暖心事、顺心事、舒心事;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医疗保障、养老服务、普惠教育等方面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  金  歆采访整理)

 


 

找准问题,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  赵祥模

今年全国两会,我提交了5项建议,每项建议都源于我在实地走访调研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答案。过去一年,我在陕西佳县、洛南县调研“双百工程”结对帮扶工作,了解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思考高校如何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带队前往陕西省榆林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调研,了解平台研究院发展情况,思考推进“校地企”融合创新发展路径……每到一个调研点,我边看边问边记录。基层干部群众接地气的意见建议,为我更好地提出意见建议提供了丰富素材。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会议期间,我认真学习会议精神,与代表们交流讨论,又有了新的思考。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作为一名来自科技教育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我更应积极主动担当作为,以专业优势赋能代表履职。我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大势所趋,找准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思考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创新“引力场”,培育创新“动力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结合长期在高校工作的经历,我深刻认识到,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重要力量。高校应如何以更加主动的精神和作为,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怎样才能培养更多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这些都是今年全国两会引发我进一步思考的新问题。

将“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需要做足调研“功课”。我将把这次会议期间的所思所感以及发现的新问题带回去,继续将调查研究贯穿于日常履职及本职工作中,坚持深入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一线,采取实地调查走访、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听真话、摸实情,充分掌握最真实的情况和第一手资料,提出高质量建议,努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张天培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4日   第 18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