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观云台 | 文化真的有味道!他们把“古今第一长联”做成了一桌饭

2024-11-13 11:28:40    人民网-云南频道

采用黄瓜、诺邓火腿、豆干、树花精心摆盘,描绘出滇池北面的长虫山走势,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此为“北走蜿蜒”。

将北京填鸭用秘制调料腌制后,放入挂炉中烤制。在小船形状的脆壳里放入面包片,然后依次放入蓝莓酱和现片的烤鸭,之后再淋上黑松露酱,烤鸭金黄酥脆的外皮特别像渔民夜晚捕鱼时点起的灯火,轻轻咬上一口,咸香味交织着微微的甜意,回味无穷——此为“半江渔火”。

将树番茄放入其他果汁中浸泡3小时,融合了其他果香味的树番茄味道变得更加丰富可口,再将其制作成花朵的形状,放入石斛汁、鱼胶粉制作的底面,撒上椰蓉——此为“九夏芙蓉”。

……

“半江渔火”“北走蜿蜒”“九夏芙蓉”……这些都是云南昆明大观楼长联的内容,也是云南厨师对这“古今第一长联”的演绎。当厨师遇见“古今第一长联”,并把《大观楼长联》“搬上”餐桌,文化瞬间有了色香味。

不久前,昆明市总工会和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共同主办首届环滇特色美食大赛,制作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创意菜肴,其中“大观楼长联宴”的巧思与味美让人印象深刻,每道菜都是云南历史、地理、民俗的缩影。

大观楼长联是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所作,气势雄阔、多达180字且对仗工整,长联观物写情,内涵深刻,意境开阔,被誉为“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天下第一长联”等。这副楹联挂在“五百里滇池”岸边的大观楼两百多年,盛名远播。

《大观楼长联》中“四围香稻”“三春杨柳”“九夏芙蓉”“蟹屿螺洲”等对滇池沿岸风光的描述,是游览滇池必赏的美景,而通过将《大观楼长联》中的元素融入到菜品命名中,则为菜品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罗江介绍,把文学作品与美食创新结合的方式,不仅提升了菜品的文化附加值,也丰富了艺术的表达形式和美好生活的仪式感。“大观楼长联宴”的菜品均采用传统食材制作,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获授牌销售“大观楼长联宴”的餐厅,每家都有几道经典菜肴,名字一样,出品却不尽相同,各家有各家的特色,每一道菜都有一个故事。

昆明市餐美协名厨委执行主席石康林介绍:“大观楼长联中的‘半江渔火’是富有诗意的描绘,看到这个名字,我首先觉得烤鸭的金黄色和渔火的颜色很接近,然后用鸡蛋液面做了小船的造型。在食材选择上,我们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要有云南特色,综合了口感考虑后,选用了黑松露和鱼子酱。很多人只知道云南盛产松露,不知道其实云南的鱼子酱在业内也很有名。”

目前能制作“大观楼长联宴”的餐厅有3家,国庆期间,“大观楼长联宴”征服了众多食客的味蕾。很多食客纷纷表示,是时候用舌头重新认识大观楼长联,重新认识云南菜了。

大观楼长联不仅是对联艺术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浓缩了云南历史和文化的大型史诗。上联以滇池为引子,描述了滇池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物产,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下联则以云南的历史为线索,叙述了云南的沧桑变迁和兴衰荣辱,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熊坚表示,正在持续加强对大观楼长联的挖掘和开发,通过吟诵朗诵大赛、主题绘画创作、花灯、长联文化大道等,让这幅“古今第一长联”焕发着时代生机。

附大观楼长联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记者:徐前

摄制:庄志斌

统筹:朱思雄

部分素材来源:昆明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 人民网云南频道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说法丨网购“仅退款不退货” “羊毛”能这样薅吗?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