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福建长汀县不断深化水土流失治理

守好绿水青山 释放生态红利

本报记者 李晓晴    2024-10-11 10:36:26    人民日报

走进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濯田镇寨头村,满山绿树。“忙完了打桩固定甘蔗,很快就能榨汁做红糖了。”长汀县甜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为樟告诉记者。

寨头村位于中强度水土流失区,过去濯濯童山,生态退化。水利部门持续治理水土流失,营造水土保持林、开展条沟播草,综合治理面积达2600亩。山青了,水绿了。

如何绿生金?村干部深入调研,引进甘蔗新品种,建设标准化红糖加工厂,发展红糖产业。如今全镇红糖全产业链年产值2000余万元,带动28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2100元。

长汀县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水土流失治理,2023年全县水土流失率降至6.44%,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9.55%,国、省控断面水质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守好青山,换来“金山”。“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是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的重要举措。”长汀县水土保持中心主任岳辉介绍,长汀坚持水土治理与发展生态产业相结合,积极探索崩岗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鼓励群众种植杨梅、甜橙等经济作物,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观光等新业态,实现绿富共赢、农民增收,不断释放水土流失治理的生态红利。

汀江畔的新桥镇余陂村,流水潺潺,林木葱郁。“我家的杨梅园挨着生态休闲观光廊道,果子成熟时,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不愁卖。”余陂村种植大户黄光耀说。

“村里积极探索生态清洁小流域系统治理模式,以汀江上游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村系统治理,打造生态护岸、水保生态园、生态果园、美丽庭院等,农民吃上了‘生态饭’。”余陂村党支部书记雷金兰介绍。

“县里着力培育‘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建设一批乡村生态旅游景区,全面提升乡村生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岳辉介绍。2023年长汀县通过生态观光、森林旅游、绿色休闲等实现旅游总收入68.64亿元。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土地托管,甘蔗变更甜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