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茶饮是新产品,用了枇杷的花和叶,再辅以其他草本原料熬煮而成。”镜头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小稠村的村民曾家秀口若悬河,时不时还把镜头转到窗外。瞧,遍野的枇杷树郁郁葱葱,“中国枇杷之乡”果然名不虚传。
曾家秀相告,最多时一天卖出7000多单。农家妇女何以化身“金牌主播”?这得益于路桥区这几年开展的技能型乡村创建。像小稠村就建了个“枇杷学校”,不仅教授咋种更轻便、产品何以更优质,关键还围绕后端产业延伸,直播带货就是其中一课。
今年,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后部署了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对此,路桥区抓培训促人才振兴更具信心,在巩固拓展主题教育的过程中,实施新时代“领雁工程”,探索“学历教育+集中培训+跟班实训”培养模式,持续开展“头雁领航·村村提升”活动,让他们在共富赛道上“能飞”“善飞”“竞飞”。
在路桥区,人才振兴与产业振兴携手共进;与此同时,通过党建联建机制,组织振兴强化资源优化配置。地处金清镇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园就颇具代表性。计划总投资5000多万元,将建设1000个养殖小棚,有望解决当地300人就业。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锚定建设生态农业中心的区域蓝图,金清镇“海滨渔耕”党建联建应运而生,招引了一批优质企业和科技项目。管庆福是台州市丰产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从事南美白对虾养殖5年多,过去采用传统的土塘养殖模式,低效、无序、抗风险能力低。今年,在联建“智库”服务团队的指导下,公司加快转型升级,在基地安装了一众新装备,实现了养殖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产量和品质均显著提升。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围绕特色产业,路桥区聚焦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装备,大力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培训,培育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在此基础上,当地坚持做好“人”的文章,引育并重,多渠道吸纳高校毕业生、优质企业家等投身乡村建设,充分发挥乡土能人传帮带作用。
这样的案例有不少:“95后”女生周丹彬大学毕业后,回乡建农场,又联合村里成立强村公司,设土壤研究中心、创科技菌菇大棚,短短3年,干得风生水起;“农创客”茹秋凯把蜜酿出新味道,创建蜂蜜博物馆,开办蜂蜜买手店,很快聚起一帮“蜂迷”。
“通过组织联建、资源共享、三链融合,对接农业专家、乡贤帮富等队伍,叠加金融赋能、培训赋能,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培育‘新农人’,并借助这支年轻有活力的队伍,带动农业产业迭代升级,也让村庄经营更有活力,与‘领头雁’共飞高飞。”路桥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见习记者 方堃)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