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寻宝、亲子抓鱼、植物拓印、山谷K歌……前不久,“上春山寻自由”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第七届民宿节暨枣皮走廊·蝴蝶谷采鲜节开幕,景区处处热闹非凡,游客们尽享山谷野趣。
“白天上山挖竹笋、采茶,晚上民宿听音乐会,在蝴蝶谷的一天从早到晚都很充实。”记者见到从绵阳梓潼县过来玩的游客陈智伟时,他正背着竹篓,手拿小铁锹和家人们在树林中采挖竹笋。
村民吃上了“文旅饭”
“笋子3元一斤,鸭脚板3元一把,来点不?”一大早,桑枣镇齐心村的村民们便提着菜篮、挑着竹篓,带着自家的各式农产品来到“乡村集市”上售卖。
村民们带来的土蜂蜜、土鸡蛋、竹笋、高山腊肉、跑山鸡等深受游客喜爱。游客们满载而归的同时,也让众多村民吃上了“文旅饭”。“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地里的,吃起来放心。”村民姚德碧笑着告诉记者,她一大早就准备好了各种野菜带来集市售卖。据她粗略估算,通过向民宿、农家乐、游客售卖农副产品,她一年能额外收入近1万元。
党建引领建强发展“聚合体”
齐心村,村域面积21.8平方公里,人口2067人,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天府旅游名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
记者参观了游客中心附近的民宿,这里开门见山,出门是水,漫步在山林中,山泉淙淙,碧水如镜,如游画中。就是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在发展旅游之前却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山村”。桑枣镇党委副书记徐灏告诉记者,当时齐心村道路不通、村民贫困,流传着一句“齐心齐心,又穷又破土砖窝,小伙难娶,姑娘外嫁”的俗语。
齐心村如何蝶变为“明星村”?变化的契机始于2016年。借力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齐心村整合文旅等各方资源,盘活土地、山林等闲置资源,着力打造民宿产业集群,陆续推出“遇见·栖心”“三生山谷”等各类特色民宿37家、专业合作社2家、返乡创业基地1个,带动当地农民就业300余人。自此以后,旅游业成了村子致富产业。2023年齐心村集体经济收入116万元,村民分红20.67万元。村民年收入由人均1万元增长到目前的人均3万元,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今年,由民宿党支部牵头协调,联合4家精品民宿探索建设中央厨房,共享餐饮后厨服务,预计每年为民宿节约经营成本50万元,产生10余个工作岗位。”齐心村党总支书记陈远江表示,齐心村依托民宿协会成立了“桑枣民宿协会党支部”,为民宿经营户提供经营咨询、景观打造、服务提质、金融信贷等支持。同时深化打造“枣园大管家”志愿者队伍,常态化为民宿企业帮办代办营业性演出审批、经营许可办理等服务事项。
“旅游+文化”讲述文旅融合好故事
“以前体验活动少,游客来了欣赏下自然风光就走了,最多住一晚。现在就不一样了,游客可以参与山谷音乐会、山谷集市、非遗剪纸等丰富的文旅活动。”桑枣镇镇长肖磊认为,乡村游不能仅停留在“欣赏美景住一晚就走”的模式,要丰富游客体验,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桑枣镇将文化内涵融入民宿旅游产业链各环节,由民宿协会党支部牵头开办“非遗体验馆”,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策划实施“非遗进民宿”等活动,开发扎染、拓印、手绣蝴蝶等文创产品和多种风格的文化主题民宿。
随着“烟火气”升腾,祈福庙会、篝火烟花秀、川剧坝坝戏、重阳登高等农文旅活动接踵而至。2024年第一季度全镇接待游客近8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亿元,民宿经营收入1120万元。
齐心村的实践是安州区立足区位和文旅资源优势,持续擦亮本土特色文旅IP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州区大力实施旅游富民战略,依托全区文旅资源,持续以民俗活动促节庆旅游、以文旅资源优势促经济产业发展,先后荣获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区等多项荣誉。(伏红梅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付雅)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