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种核桃、育苍术、强旅游

湖北保康:乡村振兴打好“三张牌”

杨邹 张玮    2024-04-10 17:22:46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湖北省保康县通过重点发展核桃、苍术和旅游康养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走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接力打造“全省核桃第一县”

清明前后,核桃产业已经进入春管的关键时节。

这几天,保康县店垭镇的佳润核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孔令志忙得不亦乐乎,带着工人们在自己700多亩核桃基地修枝、清园,进行病虫害防治、调整核桃树密度。

孔令志从2008年开始种植核桃,从最初的190亩发展到如今的750亩。“450亩已进入丰产期,今年干核桃产值至少45万元。家里人忙不过来,请了50名乡亲帮忙。”他介绍。

2007年,保康县委县政府决定:突破性发展核桃产业,打造“全省核桃第一县”和“全国核桃重点县”。

“全县接力奋斗16年,才有当下的丰收景象。”保康县林业局局长杨宏健介绍,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35万亩,干果产量1500万斤,成立“保康核桃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省林科院核桃技术工程研发中心”,建成核桃油和核桃乳2条加工生产线,综合产值达到3亿元。

保康核桃为啥好?随着咔嚓一声,孔令志边捏碎一颗核桃边介绍:“咱的核桃个大、皮薄,清香爽口。”

保康县核桃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孝鑫称,保康85%以上都是“清香”核桃品种,经湖北省、襄阳市专家连续三年的现场测产,最高亩产达到915斤,最高株产达到120斤,名列湖北省乃至全国前列。

为了提高种植效益,保康县与中国林科院、湖北省林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制定多项技术标准,形成的专利成果在秦巴山区核桃产业链中得到广泛应用。

16年赓续接力,保康县先后荣获“全国核桃产业示范县”“全国核桃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全国核桃产业先进县”。

该县规划,至2025年,全县将建设核桃高产基地10万亩,核桃产量达到3000万斤,综合产值达到7亿元。

苍术种植面积拼下“省状元”

尚未踏进襄阳欣禾丰农业有限公司大门,一股浓郁的苍术药香扑面而来;在育苗基地里,一片片绿油油的苍术苗长势喜人……

“上一季,收到了1500吨。”公司经理何德刚说。

地处神奇的北纬30度,保康县中药材资源丰富,常年野生中药材种类超过100种。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保康县中药材产业一直面临规模小、品种杂、品牌弱的窘境,和蕲春等中药材大县相比,我们的产值连人家的零头都赶不上。”保康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建新介绍。

坐拥优渥资源,中药材产业想要做大做强,必须破局突围。

苍术耐旱、怕涝、喜酸,适合在保康县种植。2020年底,保康县选取苍术作为中药材产业发展突破口,经过3年培育期,全县苍术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全省第一,培育60余个苍术专业村、70家专业合作社,年产值近10亿元。

迅速壮大源于科技赋能。保康县通过“产业头部企业+科研团队+本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校企共建,制定完善种、产、加、销、储、运等全产业链的统一标准规范,实现订单生产、订单销售。

马桥镇安家湾村的脱贫户阮绪贵自种上7亩苍术,每年稳定收入五六万元。他说:“前年翻新了老房子,去年换了几样家电,今年计划买辆农用车。日子越过越好。”

今年初,保康县中药材产地储存质保仓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建好后,将推动中药材精深加工,开发香薰、精油、药膳预制菜等,至2025年建成国家级中药材产业园区。”王建新说。

让众多游客感受诗和远方

玻璃房,石碾为桌,草垫为凳,品一口清茶,远眺白云绕青山……

清明节前,重庆游客吴先生一家来到保康旅游,对后坪镇车峰坪村“凿景·枫林晚”民宿很是满意。

保康县依托高速高铁、国省干线,打造6条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线,涵盖11个乡镇。已建成4个国家4A级景区、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湖北旅游名镇(村)、1500余家民宿及农家乐。

城关镇官山世外茶源依托茶产业,打造吃喝玩养学一体化旅游度假区。去年国庆假期,电影摄制组来此取景拍摄。“8天假期,营业收入30万元,既能看风景,也能看明星。”该度假区投资人秦小丽说。

歇马镇白竹村是全国第三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打造集休闲娱乐、文艺创作、康养度假于一体的文旅融合精品。

茶文化旅游节、啤酒烧烤音乐节、重庆旅游推介会、横冲机车巡游节、尧治河马拉松等系列活动轮番上演,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人数达300.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1亿元。

保康县委书记冯云波表示,“保康县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有效衔接文章,发展品牌叫得响、产品卖得俏、百姓富得了的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成生态效益。”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算算一亩田的节水账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