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智慧农业赋能春耕春管(春耕进行时)

本报记者 常 钦    2024-03-29 11:32:17    人民日报

3月27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花寨乡,配备北斗导航的自动驾驶拖拉机牵引集播种、施肥、覆膜等功能于一体的播种机械,进行小麦播种。

王 将摄(影像中国)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双楼村无人农场,自走式无人植保机在进行除草作业。该农场运用自主决策作业智能装备,实现耕种管收环节无人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作业,有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新华社记者 杜 宇摄

 

北斗导航、无人农机、科技育秧、智慧灌溉……随着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信息技术在耕种管收各环节广泛应用,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正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生产智能化助力农业转型升级。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当前,大田种植信息化率达到26.4%,智慧农业已成为春耕春管的重要手段。全国加装北斗终端的农机已超过200万台,植保无人机总量近20万架、年作业面积突破21亿亩次,智慧灌溉技术、工厂化育苗普及推广,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物联网等广泛应用于墒情、虫情、灾情、苗情监测和智能预警。下一步,将进一步指导各地应用智慧农业技术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助力春耕春管。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首个水稻无人农场在港北区投入使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