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范村镇闫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连片的蔬菜大棚,宛如错落有致的“银飘带”。走进大棚便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抬头可以看见一块屏幕上面显示着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红绿相间的西红柿长势良好,棚内充满了勃勃生机。
闫村1998年就建设了日光温室,是太谷区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最早的村庄之一,在日光温室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范村镇第一个省级拱棚园区。“这两年村里大棚发展得好,村民建设大棚种蔬菜大概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以西红柿为例,主要销往南方地区,行情很好,一亩地年收入就能有3.5万元,下一茬还能接着种西葫芦。”闫村村委会主任成小五介绍。
虽然闫村的设施蔬菜起步较早,但发展规模不是很大,为此村“两委”成员不断探索以设施农业作为全村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到山东寿光市等地学习经验,再结合本地实际寻求专家帮助,不断引进新的现代农业设备和技术,调整棚高、温度、湿度等因素。2019年,闫村抓住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机遇,建设了200亩18栋连栋塑料拱棚,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村。目前建有拱棚800余座、面积2100余亩,基本达到了“户均一棚、人均一亩”的规模。设施蔬菜产业也从单一的冬棚种植,发展到了春提早、秋延后和冬棚种植,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蔬菜供应。
近年来,太谷区将范村镇和任村乡的两万亩设施蔬菜生产片区打造成为万亩设施蔬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重点开展蔬菜产业链条完整、设施装备先进、园区产出高效、经营体系健全的高质量蔬菜发展示范区建设。目前全区有百亩以上设施蔬菜园区52个,年蔬菜产量保持在40万吨左右,走出了一条依靠设施蔬菜,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的致富路子,设施农业已成为太谷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
任村乡郝村党支部在2022年领办建成了48亩大拱棚,村里的设施蔬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我们村很多农户都种了2-3个拱棚,面积10亩左右,年收入能达到30万元以上。”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铨利介绍。
郝村的拱棚还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智能灌溉系统、自动化温控系统等。智能设备的安装不仅让种植省心省力,还能一棚多用、接茬轮作,蔬菜产量和质量更上一层楼,村民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了增收。
“我们正在筹备建设蔬菜交易市场,建成后既方便客商过来收购销售,也解决了周边村菜农卖菜难的问题,将在整个任村乡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赵铨利说。(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聪)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