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搬进新房子 过上好日子

庞革平    2024-02-23 11:31:08    人民周刊网

搬进新房子,过个欢乐年。在八桂乡村,近4000户困难农户搬进新居,欢欢喜喜过春节。据了解,广西位于祖国西南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常年降雨量多,受房屋老化和自然灾害侵袭的影响,部分原本完好的农房逐步成为危房。乡村已脱贫,但住房安全保障一直在路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每月向当地同级乡村振兴部门、民政部门报送新增危房信息和拟新增危房改造户名单,由乡村振兴和民政部门认定农户身份属性是否符合危房改造对象条件,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危房户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并按照农房管控要求实施危房改造。

记者了解到,2023年广西加强农房安全状况动态监测,积极探索现代宜居农房建设,不断提升全区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水平,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度3946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目前已全部竣工入住,有力保障了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

 

南宁市青秀区新建的农房。   陈飞燕 摄

 

多方筹资  减轻农户负担

记者近期走访多地了解到,广西鼓励各地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根据地方财力,对于特别困难的危房改造户,可以通过财政贴息、给予风险补偿金、投保政策性保险等方式支持农村危房改造。

同时,在农户投入和财政资金之外,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社会捐助、保险机构等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和支持农村危房改造。鼓励各地采取统建农村集体公租房、修缮加固现有闲置房屋等方式,供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能力弱的特殊困难农户周转使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县龙脊镇龙脊村村民廖海英此前就在村里的“五保楼”借住了几个月。之前,廖海英一家住着木头吊脚楼。去年,因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家里被烧得精光。村委号召村民募捐了十几万,加上危房改造补助的4万多,廖海英把房子建了起来。

廖海英所在的村庄是龙胜梯田的核心区,旅游是村里的主要支柱产业。为了村貌保持一致,新房主体虽采用砖混结构,但外墙计划用木材装饰,保持外立面风格协调。“政府给了好政策,加上村里邻居帮扶,才建起房屋过年。”廖海英眼里含着泪花。

搬进新房,廖海英一家已把建好的一楼拾掇整齐。难得清闲,她陪着孩子在家玩耍,阳光透过玻璃照着宽敞的客厅,“年后继续砌筑楼上的外墙,想慢慢完善,也开个民宿。”廖海英脸上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技术下乡”  提升农房质量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二塘镇四通村村民覃喜光的新房如今成为村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虽然只是清水房,但坡屋顶、罗马柱的造型,让覃喜光的两层小楼房“出圈”。村干部介绍,覃喜光当时进行危房改造时,就采用了县里推荐的图集。

走进覃喜光的家,只有一张沙发、茶几和必备的炊具,但厨房、卫生间俱全,功能完备。“过去都是借住在别人家,如今好歹有了自己的窝。建设好房子,以后慢慢装修完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爷俩对未来的日子都充满信心。

据了解,广西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鼓励各地积极探索现代宜居农房建设,通过多种方式“技术下乡”,帮助农民建设更宜居舒适的农房。部分地市结合地形地貌、风土人情,编制农房设计图集等,为农户建房提供参考选择;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有资质的测绘、设计单位为农户建房免费提供测绘、施工图纸修改等服务。

为解决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问题和保证施工质量,一些地市协调建筑师、工程师、乡村规划师等专业技术团队,服务农村规划建设、农房安全隐患排查鉴定,对农户建房进行指导,现场培训农村建筑工匠,引导农户选用经培训合格的农村建筑工匠牵头参与建房,保障住房的安全。

武宣县东乡镇古列村脱贫户覃桂香不久前搬进了改造好的新居。一家人之前一直住着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泥瓦房,2023年初,在亲戚朋友的帮扶下,加上危房改造补助的4.9万元,覃桂香把老屋拆掉,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调整户型,在原址建了新房。“今年70岁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住上好房子,心里欢喜!”

 

梁光佞的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小屋,别有韵味。   陈飞燕 摄

 

“带图报建”  塑造特色风貌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62岁的梁光佞在自己的小屋清理挖回来的两大箩筐红薯。气温骤降,不下地,他就在屋里找点活干。“有了自己的房子,舒适!做点腌菜、搞点农活很方便。”梁光佞笑呵呵地说。

梁光佞单身独居,2019年之前一直在外打工,由于没有什么技能,以打零工为主,也没攒下什么钱。过去一直借住在弟弟家。弟弟一家住的也是土坯房,几个儿女,加上他,房子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他擅长腌菜,家里连腌菜缸子都没地方摆放。

去年,村委向梁光佞宣传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他积极递交申请,经过村民评议和镇、城区审核,取得危房改造的资格。“危房改造补贴了4万,按图报建奖励3万,自己出了8千6百元,就把房子盖起来了。”梁光佞说。

按照青秀区的政策,符合危房改造条件且有危房改造意愿的都应纳尽纳,对于未能纳入当年危房改造任务的,农户可以提前实施改造,并纳入下一年度的改造计划。于是,梁光佞在村委的帮助下,联系了施工队,约定改造资金补助下来,领取补贴后,再结算施工款。

梁光佞的小屋不大,40平左右,但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他还动用积攒多年的积蓄,请师傅帮刮了腻子,买了新的桌椅,房子收拾得干净利落。从远处看,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小屋,别有韵味。

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青秀区建立健全按图建设的激励奖惩机制,对按照图集或经批准的自行委托设计的图纸进行施工、经验收合格的农户给予一定奖励,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近年来新建的危房改造户均按通用建筑设计方案图集施工,除危房改造户外其他的新建农房也按照通用图集带图报建和按图验收,在乡村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塑造了具有桂风壮韵的农房风貌。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一号文件,绘就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