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珍惜乡土文化资源

郁静娴    2024-01-26 15:49:27    人民日报

前不久,笔者收到山东省商河县孙集镇南刘庵村村民王瑞珍发来的几张照片,是他在编写村史志过程中发现的。照片里面有过去村民开展粮种调剂互换的场景,有当地孝廉文化的史料。王瑞珍说:“俺们村历史悠久,这些资料和老物件是村庄文化的见证,得一代代传承下去。”

村史刻录着村庄的基因,凝结着村民们的记忆。在南刘庵村,尽管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务工或定居,但每年春节,他们都要返回老家,吃一口传统糕点、看一场鼓子秧歌表演,重温儿时的记忆。村史里照见乡愁,也照进未来。从过去的泥泞土路到今天的村组水泥路,从肩挑背扛到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一本村史,就是村庄发展的奋斗史和乡村阔步振兴的历程。

近年来,不少地方在编纂村史村志的过程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断激发乡亲们的自豪感,汇聚起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村史是凝聚人心、促进乡村善治的精神纽带,在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除了留住村庄的特色风貌,也要注重构筑乡亲们的精神家园。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蔡楼村,村民们利用老石缸石磨打造村头小景观,展示粉皮制作文化,村庄新貌唤起乡愁记忆。在河南省虞城县李老家乡刘庄村,村史中的动人事迹融入乡亲们的家风家训,促进乡风文明。

村史里的文化记忆,可以转化为乡村经济增长点。推动村史等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很大的潜力。比如,一些特色民族村寨,聘请熟悉村史的村民为讲解员,开发古寨观光、民俗体验等项目,过去名不见经传的村庄成了网红打卡点。不少村庄将闲置老屋盘活修建村史馆,深入挖掘红色基因和优秀历史文化内涵,打造研学教育基地,让乡亲们吃上了旅游饭。

当前,不少村史资料藏于县域档案场馆,一些原始典籍年代久远,需要进一步挖掘和转化。让村史“活起来”,也有待进一步发挥村民主体作用,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载体,结合村史馆、文化长廊、文化礼堂等平台,通过举办村歌大赛、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将更多乡村记忆转化为形态多样的乡土文化资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力量。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乡村建设从“一片美”向“整体美”提升
下一篇:“五链融合”驱动乡村振兴“跑”起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