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贵州锦绣计划织就锦绣新生活

2024-01-17 15:48:15    农民日报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贵州有18个世居民族,民族文化丰富,少数民族妇女熟知民族文化,指尖藏有绝技,同时心怀创业致富之梦。为发展一种既体现妇女手工优势、传承民族文化,又促进经济发展、帮助妇女增收致富的产业,2013年7月,贵州省政府下发《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锦绣计划”),旨在促进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日前,在贵州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晓曼介绍,在锦绣计划带动下,贵州各地特色手工产业市场主体和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培育日益见效,产业融合不断发展,人才队伍逐步建强,制度保障日渐完善。

据悉,为进一步推动锦绣计划助力乡村发展,贵州在政策保障、项目扶持、品牌培育、金融服务、税费减免等方面综合施策,出台系列针对性文件,累计投入资金11亿余元,全方位助力锦绣计划提质发展,市场主体持续扩大,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条持续延伸,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贵州持续为推动锦绣计划培优队伍,整合部门力量,创新抓好分级分类培训,培育了一批会技艺、会传承、会创新、会设计、会整合、会宣传、会销售、会增收的“八会”复合型女性手工人才,涌现出一批兼具手工技艺、管理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创业带头人,妇女手工人才智库不断充实,“绣娘”“染娘”“织女”成为多彩贵州的闪亮名片。与此同时,采取送训上门、外出学习观摩、以会代训、以赛代训、订单式培训等方式,创新“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模式,贵州省妇联牵头拍摄制作苗绣、马尾绣、织锦、竹编等视频开展远程教学,举办妇女网络直播带货电商培训,让数字经济赋能女性发展。

近年来,贵州组建了贵州省妇女手工协会,成立行业协会,整合产业资源和技术力量,推动全省妇女手工行业规范发展,手工企业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产业门类更加齐全,产业集聚日益凸显,树立了一批各具特色、可复制推广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一批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发展样板,培育扶持了一批引领型、发展型、成长型、初创型妇女特色手工企业,民族刺绣、蜡染和服装服饰成为锦绣计划最重要、最有竞争力的3个行业。

如今,锦绣计划覆盖全省9个市州、88个县(市、区),创建了一批锦绣计划巧手经济示范县(区),建成锦绣计划巧手致富基地千余个,团结带领近50万妇女和20万家庭“巧手”持续共圆小康梦。绣娘、画娘、染娘实现了管着家、背着娃、绣着花、美了自己、富了家的锦绣新生活。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如何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