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精彩纷呈,多项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创新升级成果亮相。其中既有覆盖“源网荷储”全场景的解决方案与产品,也有携手生态圈伙伴共研、共创的最新实践。
当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已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关键战略目标。在这一进程中,电网升级改造至关重要。但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电网升级之路存在诸多专业挑战和实际操作的难度。在从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转型的过程中,智能调度自动化、分布式能源接入、需求侧响应等面临更高要求,需要更多设备制造商参与并不断创新探索。
在业内看来,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对电气设备企业提出安全、经济、智能、低碳等多维挑战,覆盖全方位、全流程的创新型解决方案将在“源网荷储”互动与协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高效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源网荷储”多元智能互动是方向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实现充满挑战。在电源侧,“风光”等新能源展现出显著的不确定性和较低的出力可控性;在负荷侧,电力用户正从单纯的电能消费者,转变为集消费与生产于一体的产消者;在电网侧,调控运行模式正从传统的“源随荷动”平衡方式,转向“源网荷储”多元智能互动的实时平衡模式,这不仅预示着电网整体结构发生变革,也将显著增加电网管理与运行的复杂性和难度。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的电力系统由“源随荷动”转向“源荷互动”,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转变是实现特定时间段内高效利用绿色能源的关键,而非一味坚持原有的用电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源网荷储”等项目的成本优势目前尚未充分显现。“这表明为促进此类项目的广泛普及与深入发展,还需在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上付出更多努力,以推动电力系统更加经济高效。”
据了解,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间歇性能源的集成、电网的灵活性、电力电子设备的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跨学科技术的整合等,均需要政府、电网企业、设备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等多方合作,并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以大量电力电子设备为例,在提高电能转换效率和电网调控能力的同时,也带来设备可靠性和电网稳定性的新挑战。
“技术层面的难题是必须攻克的难关。”彭澎说,目前“风光”发电的波动性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主要依靠电化学储能来解决。“但近期电化学储能领域接连发生的爆炸事故,以及成本等问题的凸显,表明技术亟需创新和改进。”
电力与算力、数力、智力深度融合
目前的“源网荷储”多元智能互动模式对电力设备技术提出更严苛的要求,即电力设备必须具备更高的智能水平,能够实时监测并对“源网荷储”各层面的变化做出响应,而这需要电力技术向“全过程数字化”转变,即电力系统的运行与信息技术、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紧密结合,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特别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力度。传统电网在电表之后对用户的用电细节了解有限,仅能统计到总用电量,而无法深入洞察用户的用电行为。”彭澎表示,相比之下,新型电力系统则要求对用户的用电习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管理,以便实现电力供应与需求响应的高效性和灵活性。“因此,提升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增进用户对新型电力系统的信任和接受度,也起到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作用。”
国网能源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旭斌也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为实现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标准建设,需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精准衔接、有序互通和高效协同,加快构建一个循环畅通、自主可控、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链。
“有序互通,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机制,实现资源的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高效协同,需要推动产业链各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提高整体产业链的运行效率。”王旭斌指出,电力与算力、数力、智力的深度融合,能有效优化电力系统的能量流、业务流和价值流。
设备商深度参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伴随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设备制造商的作用日益凸显。业内普遍认为,从产品设计、制造、安装、运营到维护和升级,设备制造商应当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长期稳定运行。
“新型电力系统是信息网络与物理网络的高度融合,形成一个紧密的信息物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智能终端所需采集的数据变得更多样化和小型化,数据总量也在急剧增加。”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经济与电力市场研究所所长陈皓勇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得益于智能传感技术、电力物联网技术以及广域测量系统的发展,我们能收集到反映这一大规模、复杂且高维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的庞大数据集。虽然状态监测可以通过传感器网络实现,但每个传感节点的能力受限,因此需要在监测区域广泛部署传感节点,并通过信息融合技术来整合数据。”
在能源体系重构过程中,搭载创新技术的智能中低压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创新型电力生态的打造,均扮演着关键角色。王旭斌认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现代产业链,加快培育电力新质生产力,应以产业链为核心布局创新链,聚焦重大工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通过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增强创新成果供给,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持力度,从而提高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