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多,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民间河长胡福庆就从家里出发了。他背起黑色布包,拿着捞杆、夹子和垃圾袋,向两公里外的新塘河走去。
捞杆是胡福庆用废弃的钓鱼竿制作的,一头的捕网可以打捞河里的漂浮垃圾;另一头可以伸进河底测水深,绑上水瓶还可以取水样。
“今天的水质比前几天还要好。”胡福庆测完水深,又查看水体透明度,然后将当日河道数据上报到“杭州民间河长工作群”。
胡福庆今年78岁,是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每天负责巡视河道,监测水体环境质量等,这样的工作他已经连续做了10年。起初他只负责新开河,后来又主动担负起同为运河水系的新塘河的巡护任务。
8月下旬的杭州,户外十分闷热。当城市的上班早高峰开始时,胡福庆已经巡护完两条河了。
10年间,无论寒暑,胡福庆巡河的脚步从未停歇,持之以恒为守护水清岸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见证着新时代碧水保卫战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巡河日记本被浙东运河博物馆永久收藏展示
2014 年,浙江省大力开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工程。胡福庆自小生活在新开河附近,对家乡的河湖有着深深的感情。当时已经68岁的胡福庆主动接过上城区望江街道护河旗帜,开始了义务巡河。
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让每条河流都有河长”在各地普遍推行。
从2014年至今,胡福庆每天义务巡查河道、清理河道两侧垃圾、采样测量河水相关数据、监督水体环境质量,写下3000多篇巡河日记。在他的文字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河水如何从黑臭河变成美丽河。他的两本巡河日记本被展示在浙东运河博物馆,永久收藏。
“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后拿出来看就会很清楚。今天怎么样,明天怎么样,一年下来怎么样,两年下来怎么样,都有迹可循。”胡福庆说。
为反映水质从黑、臭、脏转变为清澈、干净,2022年11月17日,胡福庆在新塘河取了一瓶水,回家后又取了一瓶矿泉水,撕掉标签后分别编号,拍照发到上城区民间河长护水联盟微信群,让大家分辨哪一瓶是河水,哪一瓶是矿泉水。最终大约三分之一的人错把河水当成了矿泉水。胡福庆在他的日记里说:“河水确实变清变好了。”
胡福庆详细的巡河日记,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胡福庆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提供了有力依据。
民间河长不仅是公众参与环保的榜样和引领者,更是用实际行动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环保积极性,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到河湖保护中。
如今,胡福庆身旁的巡河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不仅有望江街道党员先锋护河队,还有星火护河队,“金秋驿站”志愿者、热心居民、中小学生也都参与进来,仅胡福庆所在的望江街道,已有1000多人次参与巡河。“跟着胡爷爷去巡河”成为最受孩子欢迎的项目。
徐家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志愿者马盈盈说,无私奉献的胡福庆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激励大家在各自岗位上更加认真负责地工作。
做到“五个一”、抓好两支队伍,巡河工作从不打折扣
在上城区,经常和胡福庆对接的是上城区治水办(河长办)工作人员谢勐。
胡福庆每天的工作记录都会发布在微信群里,如果遇到自己觉得比较严重的情况,他会直接给工作人员打电话或者发微信告知,工作人员立刻会将情况交办给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处理。
在谢勐的眼中,胡福庆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促进了政策的完善和措施的有效落实。
“在巡河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污染环境的人和事,这时候如果行政执法介入就是‘硬碰硬’,而胡大伯的劝导就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会让我们的管理更柔性化。”谢勐说。
民间河长没有执法权,遇到问题只能提醒、劝说一下。有时候,胡福庆也会遇到不讲道理的人。
“记得那次,河边有人洗东西,我就和她讲,河里不能洗的。她就讲,要你管什么东西啦,这个河又不是你的。当时围了好多人,有的人也批评她,她就不响(不说)了。”胡福庆说,多数人在劝说后还是会改正的。
虽然没有执法权,但胡福庆的工作丝毫不打折扣。
为了更精准更全面反映河道的情况,胡福庆学着让数据说话。他专门找到有关部门学习《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自费购买水质检测设备分析水样,每个月,他还会做月度分析总结。
胡福庆给自己定下巡河的两项工作任务:做到“五个一”和抓好两支队伍。“五个一”即每天不少于一次巡河,每天一篇巡河日记,每天取一瓶样水,每周检测一次水质,每月一次总结;两支队伍,即党员、社工、社区居民组成的先锋护河队和小学生为主的星火护河队。
望江街道工作人员表示,民间河长促进了政府部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推动了河湖治理工作的高效开展。胡福庆的行动增强了社会对河湖保护的重视,形成了共同守护河湖的良好氛围。
见证水环境从“脏”到“净”再到“清”,并正在向“美”持续转变
去年有一天巡河时,胡福庆不小心摔了一跤,起初觉得没什么,可不一会儿脚踝处的袜子就渗出了血。社区负责人劝他歇两天,没想到胡福庆包扎完伤口第二天又接着巡河。
“其实也没什么,觉得自己还能继续工作。”胡福庆说。
因为每天巡河,胡福庆经常要中午12点多才回家吃饭,家人没有办法,只好等他。大年初一要去,年三十也要去,胡福庆每天巡河的工作,风雨无阻。
新开河和新塘河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好,河边活动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胡福庆说,10年来,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上下联动,全民参与,“五水共治”取得了明显成效,新开河、新塘河发生了巨大变化—河水清澈,鱼翔浅底,鹭鸟飞翔;两岸道路平整干净,绿树成荫,河中生态绿岛郁郁葱葱;河边洁净漂亮的高楼大厦让人赏心悦目。
胡福庆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春天百花绽放,夏天蝉鸣鸟叫,秋天丹桂飘香,冬天雪景迷人,在河边走走,享受大自然天然氧吧,岂不美事一桩。
巡河护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胡福庆也犹豫过、动摇过,特别是身体不适的时候,也想着歇一歇,毕竟自己也是快要拿高龄津贴的人了。但是这10年来,胡福庆没歇过一天,也没出去走走看看,甚至社区安排的疗休养也放弃了。
曾经有人问胡福庆,每天这么早出去巡河,没有一分钱,有时候甚至还要倒贴,图个啥?他的回答是:一个民间河长的责任,一个老党员的初心,为了生态文明建设,驱使我这么做。
巡河护水是胡福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每天去走走看看,心里就不踏实。胡福庆常说,他把自己管辖的河道当作自己的孩子,当好家长,做好保姆,细心呵护,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守护者、建设者。
10年来,胡福庆共撰写巡河日记19本、65万字;巡河里程8500公里,巡河时间5500多小时。
胡福庆见证了杭州水环境从“脏”到“净”,再到“清”,并正在向“美”持续转变。
自河湖长制推行以来,全国已经有超30万名省市县乡四级河湖长、90万名村级河湖长。当然,还有无数像胡福庆这样的民间河长守护在河湖“最前哨”,他们共同推动了祖国河湖面貌发生历史性改变。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