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是新开的吗?”“这条也是?太快了,变化太快了,我都还没来得及拍啊!”
8月末,运河两岸郁郁葱葱,一湾清水碧波荡漾。在河北省沧州市大运河沿岸堤顶路上,多年用镜头记录大运河变迁的摄影师王少华看着眼前四通八达的新开通道路,发出阵阵感慨。
40多年来,王少华走了无数遍大运河沧州段,拍下了无数张照片。“和过去相比,今天的大运河是丰厚的、活态的,更是多姿多彩的。我有幸通过记录运河蝶变,见证城市发展,通过镜头反映水、城、人和谐共生的新时代景象。”
用镜头记录运河变迁40余年
谈起运河,75岁的王少华有说不完的话题。20世纪70年代,大运河沧州段断水断航,“母亲河”没有了活力,甚至变成人们眼里的“垃圾站”“臭水沟”。
1976年,王少华退伍,回到沧州。他的家就在运河附近,闲暇之余经常到河边行走、拍照。眼前这条几乎干涸、杂草丛生的河道,令他感到痛心、无奈。
1987年,王少华开始担任《沧州日报》摄影记者,拍摄沧州段大运河的任务落到他的肩上,渐渐地,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1年,大运河沧州段进行全线清淤,大运河谢家坝水工智慧博物馆建成;2022年9月1日,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实现旅游通航;2023年,捷地御碑苑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运河之变看似简单,其实每个变化都来之不易。”这些年来,凡跟大运河有关的重要行动、工程,都有王少华扛着相机的身影。
沧州人坚持治理运河,搬迁改造、河道清淤、综合整治、常态引水和绿化美化等多项举措,彻底改变了大运河的生态环境,恢复了运河原有景观风貌,创造了宜居宜业的绿色滨水空间。
千年运河蝶变新生、重现繁华,王少华是见证者。
见证13.7公里的沧州中心城区段大运河巨大变化
在王少华看来,近10年,13.7公里的沧州中心城区段大运河变化是巨大的。“生态环境美了,城市面貌新了,生活水平高了,生产质态好了。”这是王少华总结的四大变化。
2022年,大运河沧州段308公里堤顶路及绿色生态廊道实现全线贯通,成为“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之一。今年6月17日,京杭大运河沧州城区段开通游船公交化运营……大运河边的这些发展变化,王少华用镜头一一记录。
位于沧州市主城区的南川老街始建于明嘉靖初期,见证了沧州盐业和漕运的发展。如今,老街东接南湖、西依运河、背靠南川古渡,汇集美食、文创、潮流、民俗等多种元素。
王少华说:“走进年轻人开的文创店,能拍摄到许多融入沧州元素的创新产品。过去的传统旅游产业发展方式正在改变。”
鸟的种类多了,经常拍到不认识的鸟类
“我是摄影师,用图说话。记录大运河上鸟的变化,让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由抽象变成了具象。”王少华说。
大运河沧州段216公里沿岸百鸟竞翔,表明沧州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自大运河申遗后,特别是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以来,运河沧州段鸟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
“我拍到的运河两岸水禽鸟及陆禽、猛禽、攀禽、鸣禽等共20多个种类。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王少华说,“现在鸟的种类多了,我经常拍到不认识的鸟,还要去找专家请教。”
2023年,王少华在大运河吴桥段发现黑翅长脚鹬,“只有生态环境好了,才能迎来这种鸟”。
鸟儿时而在水面捕食鱼虾,时而振翅轻翔、泅水飞渡。岸边,市民们静静观鸟,并不打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南川古渡码头等地成了当地市民观鸟的好去处。
展现大运河“活”的文化
大运河是“活”的文化,是流淌的人文诗篇。
大运河沿线散布着众多珍贵的、极具代表性的水利文化遗产,位于沧州市东光县连镇镇的谢家坝,就是其中一个。
2021年,谢家坝水工智慧博物馆建成开放。博物馆内,除了通过文字、照片、示意图、实物等资料了解大运河的历史,还可以在南运河沙盘模型前,俯视“微缩”的南运河东光段,看小船被水流推动,感受“三湾抵一闸”的治水智慧。
王少华拍摄了不少博物馆的图片。他说,大运河沿线的“小众”博物馆不在少数,从吴桥线装书博物馆到杂技博物馆、泊头梨文化博物馆……都是依托大运河而兴的见证。
“城市因河而兴,城魂因文化而鲜明,人因河而有了好日子。”申遗成功后,城市的发展速度仿佛按下了快进键,王少华感慨道,“经常有人问我拍了多少张照片,我数不清,因为数量的概念不足以表现运河之变,但40多年的拍摄历程中,真正见证了运河每个重要节点的变化。”
王少华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往往就是看天气,为拍运河做准备。对他来说,这早已不再是一份工作,而是发自肺腑的责任感、使命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