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现在是北京最好的观鸟地之一。”作为一名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北京市民羿健对此深感自豪。
10多年来,随着北运河水环境改善,羿健看到越来越多的鸟儿飞到北京市通州区,在大运河畔停留、栖居。
从一个普通的鸟类爱好者,到成为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再到联合一批志愿者组建“爱鸟汇”,羿健长期“与鸟为友”,观鸟拍鸟、爱鸟护鸟,也见证着流淌不息的大运河日益生机盎然。
爱鸟汇集结400多名爱鸟护鸟志愿者
通州处于北京平原低洼处,水系发达,历来是众多水鸟的栖息地。
羿健在北运河附近长大,从小便经常看到各种水鸟,有的掠过水面,有的在水面上轻盈地漂浮,有的在岸边的灌木丛里快速穿梭,每种鸟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为与习性,它们的出现为运河增添了无限活力。
自2007年开始,羿健在大运河边拍摄鸟类照片,并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学习鸟类的专业知识。
“我有很多朋友在观鸟,我们希望汇总大家在通州区的观鸟信息,并总结出通州区鸟类数据。”羿健说。
2020年5月,羿健跟几位爱鸟人士发起成立爱鸟汇。“成立团队后,我们相互间分享信息,交流收获。”
2020年底,通州大运河畔出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的踪迹,爱鸟汇成员第一时间分享了这个消息,并分成3个小分队观测,在大运河森林公园两座湖心岛之间追踪到这只中华秋沙鸭。“这是通州区第一个中华秋沙鸭的记录。”羿健很兴奋。
结合多年的观鸟经验,羿健将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分成3条观鸟线路。北线是月岛湿地,夏天能观测到鹭科,如苍鹭、白鹭、池鹭;西线的北运河水面比较宽阔,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鸥类,如蒙古银鸥、红嘴鸥;南线是湖心岛,适合冬季观鸟,入冬以后鸭科非常多。
“近些年,我们在通州区记录到358种鸟类,其中北运河水系记录到的鸟类近300种。在迁徙季,可以在北运河水系生态带看到一些珍稀鸟类栖息或者飞过。”羿健说。
如今,爱鸟汇集结的志愿者已经有400余人,每个月会进行观鸟记录小结。今年7月份的通州区观鸟记录小结显示,当月共记录鸟种数122种,较去年同期增加16种。
坚持观察候鸟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中国大运河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廊道,运河河道环境,沿线的滩涂、湿地都对候鸟迁徙至关重要。
羿健告诉记者,鸟类按照居留类型分为冬候鸟、夏候鸟、留鸟。今年的秋迁候鸟迁徙较早,6月中旬就已经有零星迁徙了。现在观测的主要是夏候鸟和留鸟。
苍鹭、䴙䴘、秋沙鸭、大鸨……羿健对通州的候鸟如数家珍,守护候鸟是他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其中,大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连续8年在通州越冬,让羿健很欣喜。
为了让大鸨安稳过冬,羿健和爱鸟汇志愿者经常在栖息地旁巡视,也劝导观鸟爱好者文明观鸟。“大鸨喜欢安静,非常警觉,只要察觉到人类靠近就会立刻飞走,靠近观测会干扰它们的生活。”
除了大鸨,羿健和志愿者们对其他候鸟同样也会用心守护。每到候鸟迁徙期,羿健都要沿着北运河观察鸟类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通州区各级政府部门的鸟类保护意识很强,为鸟类保护做了很多工作。”羿健说。
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爱鸟护鸟的种子
这个暑假,羿健和爱鸟汇志愿者带着一些中小学生在月岛湿地观测夏候鸟。
“观鸟得早起,早上6点半就开始了,这项活动非常锻炼孩子的意志力。”羿健说。
在他看来,生活在通州,就要对身边的鸟类及各种生物有所了解。“你不用叫出每种鸟的名字,但至少可以区分哪些是涉禽、哪些是游禽、哪些是攀禽、哪些是鸣禽。”
羿健一直积极为青少年开展护鸟知识科普,有时一周要举办六七场公益活动。比如,在大运河森林公园举办鸟类科普展览,带领中小学生观鸟。
每次带中小学生观鸟之前,羿健都会详细讲解观鸟要求,比如,不要影响鸟类的生活等。
“我们希望给孩子从小种下爱鸟、爱科学的种子,让他们懂得怎样保护鸟类。”羿健说。
在北运河河畔,有一个监测站小屋,屋内放了很多鸟类科普宣传品。当孩子们来到小屋时,羿健会送给他们一些科普宣传品,培养青少年对观鸟的兴趣。
羿健经常组织活动,让坚持观鸟的孩子分享自己的观鸟成果和心得,“希望有更多青少年科学观鸟、护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