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时隔14年,最高检为何就检察文化再发文件?

张璁 陈艺娴    2024-09-11 11:00:54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法治头条工作室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结合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以互联网思维打造跨次元检察普法IP,推动反诈普法突破“专业圈”、走进“大众圈”;江苏省淮安市检察机关做深做透“蚯蚓案”典型案例宣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延伸检察办案效果,推动国家层面综合治理……

“检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检察事业发展的动力之基、精神之源。”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要统筹落实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和加强检察机关自身文化建设的“双重责任”。

日前,最高检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从坚持和加强党对检察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大力培育弘扬新时代检察精神;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检察主流思想舆论;丰富深化检察文化建设内容载体;繁荣发展新时代检察文艺等五个方面,对加强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此外,《意见》还对强化检察文化建设组织保障提出要求。

据介绍,最高检2010年印发的《关于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意见》距今已经过去了14年,各级检察机关希望尽快出台一个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指导性文件,引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文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意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近年来,检察机关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文化强国建设。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和决定逮捕妨害文物管理犯罪案件483件1060人,起诉719件2089人。在网络文化领域,检察机关深入推进网络谣言、网络水军打击整治工作,依法惩治“网络水军”造谣引流、舆情敲诈等违法犯罪活动。

“找准新时代检察文化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最高检新闻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强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必须统筹把握检察业务工作和检察文化工作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刻理解二者是一币之两面,互为促进,缺一不可。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安徽文旅“大动作”值得期待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