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安徽文旅“大动作”值得期待

李俊杰 高飞跃 陈若天    2024-09-11 09:43:01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皖高峰工作室

9月10日,第十四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在合肥开幕。

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保留的节庆活动,一年一届。皖高峰工作室了解到,同往届相比,本届旅游节规格更高、规模更大、活动更多。

安徽文旅“大动作”的背后,有何深意?

搭建“大平台”

日前召开的中共安徽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指出,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完善全域旅游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激发安徽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创新创造活力的迸发,离不开多元、开放和包容的平台。本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恰恰搭建了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平台”。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周明洁介绍,举办第十四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旨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更好汇聚创新要素,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展示安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为建设旅游强国多做贡献。

国际化的“大平台”势必进一步开拓安徽的国际视野。

开幕式上,联合国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世界旅游联盟、世界旅游经济论坛等国际旅游组织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境外旅行商、投资商齐聚一堂,共谋文旅发展。

“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已成为展示安徽文化软实力、促进国际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推动安徽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副主席兼秘书长何超琼说。

谋求“大合作”

金秋是丰收的时节,开幕式现场也是硕果累累。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与英国德比郡旅游局、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批入境旅游合作项目和文旅产业投融资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

突出效果导向,将深化交流、扩大合作贯穿全过程,正是本届旅游节的一大特色。

安徽谋求“大合作”的勃勃雄心,一个细节足以显现。

9月9日,在本届旅游节开幕的前一天,安徽文旅产业投融资大会便在合肥举办。

会议集中推介了79个文旅招商项目,覆盖休闲度假、创意经济、研学康养等多个领域,其中8个重点项目作现场路演推介。会议前后,安徽各市与参会的头部文旅企业、基金、金融机构进行深入洽谈交流,28个文旅项目成功签约。

会前、会上,一批批重点项目签约。会后,国际旅行商代表将分赴大黄山地区和合肥、蚌埠、淮南体验“烟雨大黄山·心灵休憩地”、研学“科技创新”、感受“楚风汉韵”、领略“传奇皖北”,进一步谋求合作,宣传提升安徽国际化形象。

一批批优质文旅项目的签约落地,势必会进一步推动安徽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皖高峰工作室了解到,截至今年8月底,安徽省文旅产业签约开工投产项目共1763个,累计投资金额3138.6亿元。

推介“大黄山”

从“皖南黄山”到“中国黄山”,再到“世界黄山”,黄山已经成为国际旅游推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国家品牌要素,也是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安徽省在刺激旅游经济方面有着雄心壮志,正在全力打造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现在是开始这一征程的最佳时机。”开幕式上,亚太旅游协会主席彼得·西蒙对安徽打造“大黄山”赞誉有加。

重点推介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重点产品和项目,策划举办大黄山文旅产业推介会、国际旅行商大黄山踩线、安徽自驾游大会、黄山旅游节等系列活动……

本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大黄山”可谓是重头戏。

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其发布的《安徽国际旅游高质量发展报告》中称,安徽省委、省政府做出战略决策,依托黄山这个世界级品牌,联动黄山、池州、安庆、宣城四市,打造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这是安徽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进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谋划,也是建设旅游强国先行一步的实践探索。

“大黄山”孕育着大发展。

今年上半年,大黄山地区实现生产总值3626亿元,同比增长5.5%,反映了集群式发展与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以及对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溢出效应。

“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伟大号召,今天有了更加生动的实践。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东方七日谈|《黑神话:悟空》是耐心资本的“好榜样”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