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透视银行资金流向,可以感受我国经济脉动。近日,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布了2024年半年业绩报告。上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如何?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有哪些亮点?半年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
银行经营保持稳健,息差管理已见成效
从半年业绩来看,各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营均保持稳健。在营业收入方面,上半年,工商银行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均超过3000亿元。在净利润方面,工商银行位居首位,净利润超过1710亿元,建设银行紧随其后,净利润超过1650亿元。
“建行在发展中推动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和险的精准防控。总体看,上半年建行资产负债平稳增长,经营效益总体稳健。”建设银行行长张毅表示。
半年业绩显示,部分银行在营收和利润增速上的表现并不理想。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上半年,银行贷款增速放缓加之净息差收窄,导致银行的“赚钱”能力下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4%,与上季末持平,处于历史低位。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盈利指标小幅负增长,是银行坚持功能性第一位、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体现,银行本身稳健发展能力未受影响。从半年业绩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主要业绩指标继续处于合理区间,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在当前息差收窄的背景下,部分银行的息差管理已经见到成效。以农业银行为例,该行上半年净息差环比一季度小幅上升1个基点,净息差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对此,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表示,在资产端,农行紧跟经济转型方向,围绕“三农”县域和五篇大文章,深挖实体经济需求,加大信贷结构优化力度,信贷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对净息差贡献进一步提升;在负债端,农行积极传导落实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要求。
“下半年,农行将持续做好量价协同管理,提升定价精细化水平,推进服务能力提升和客户基础建设,加强负债成本管控,努力使净息差保持总体稳定。”王志恒说。
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上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融资结构不断优化,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无论从融资总量还是结构看,都亮点颇多。
看总量,工商银行投融资总量、增量均保持市场领先。上半年,该行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新增1.74万亿元,增长7.1%,人民币债券投资新增1.09万亿元,两项合计超过2.8万亿元。
看结构,多家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上半年,中国银行普惠贷款、绿色信贷、战略新兴产业贷款等重点客群和领域信贷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建设银行上半年累计为5049个核心企业产业链的11.93万户链条客户提供6381.06亿元供应链融资支持。
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实体经济的有效金融需求,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以科技金融为例,截至6月末,交通银行科技型企业授信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16.05%,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分别为5.89%、37.87%和8.51%。
“新质生产力为银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交通银行行长张宝江说,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快速增长。交行将在客户深耕、项目储备、常态化营销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新兴产业、高端制造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在普惠金融方面,上半年,邮储银行涉农贷款新增约1800亿元,余额超过2.2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新增超过1300亿元,余额近1.6万亿元。
邮储银行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杜春野表示,下一步,邮储银行将聚焦科技型企业、产业园区等重点领域进行拓客,依托核心企业开展批量链式获客,通过“邮储易企营”平台优化主办行客户服务,全面构建“信贷+”综合服务模式,加速构建在小微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上半年,从贷款总量增长上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普遍实现了贷款规模的稳步增长,从重点领域支持上看,加大了对制造业、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从降低融资成本来看,通过优化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等方式,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银行需要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
资产质量稳定,风险防控底线夯实筑牢
上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增长,资产质量稳定。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资产规模为47.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均超过40万亿元,分别为41.98万亿元、40.29万亿元。
在不良贷款率方面,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降低0.03个百分点,为1.24%;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分别为1.35%、1.32%、1.32%。
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曾刚认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风险防控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持续努力。通过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科技赋能、优化信贷结构等措施,银行可以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对于房地产领域,银行需要采取更加精细化和差异化的管理策略,既要防范系统性风险,又要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说,在房地产领域,工行从“增防化治”四个方面综合施策,在落实好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同时,把好资产选择关,着力构建分散多元均衡的房地产投融资结构,加大风险房企和项目的处置出清力度,提高拨备提取比例,房地产业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随着国家支持房地产平稳发展的各项政策效果转换,房企外部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中行持续加强风险管控,提升清收化解能力,截至6月末,房地产行业不良较上年末实现‘双降’,不良余额较上年末下降10.87亿元,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0.57个百分点。”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说。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