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大江东|崇明东滩“晋级”,上海有了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姜泓冰 朱远哲    2024-07-31 09:19:48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5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崇明东滩保护区作为黄(渤)海候鸟栖息地重要组成部分“晋级”世界自然遗产,不仅让崇明岛这座东海之滨的生态明珠、候鸟天堂有了更响亮的名号,同时也为魔都上海新添了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这是东滩保护区的巨大跨越,也是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在国际舞台的又一次闪耀。世界遗产的光荣,是无数人共同奋斗的成果。”作为东滩建设发展的亲历者和申遗见证者,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钮栋梁在得知入选消息的一刻难掩激动心情,连连向支持和帮助东滩发展的各界人士致谢。

“优质东滩”得来不易——20多年坚持不懈实施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

东滩保护区处于长江口与东海形成的“T”字形结合部的核心部位,是候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中间节点,地理位置和生态功能具有突出重要性,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生态敏感区。

原本的崇明东滩如同一块“璞玉”。多年来,东滩保护区从地形营造、外来物种治理、土著植物恢复、科研监测等多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工作,推动东滩综合环境不断提质,终将莽莽滩涂苇荡雕琢成为一处水土丰茂的鸟类栖息地、自然科普的前沿阵地和科研监测的“野外实验室”。

东滩保护区按功能被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由此规划建设起沿海岸堤、水闸等基础设施,并对生态修复区内外水土植被的空间配置进行科学调整,结合水位的季节性调控,营造出适合鸟类等生物栖息繁衍的优质湿地基底。

2003年起,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在东滩滩涂快速蔓延扩散,保护区为此开展了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最富有挑战的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清除互花米草,对海三棱藨草等土著物种进行复壮和抚育,不断恢复长江口原生植被和底栖生物群落;已完成生态修复区围内海三棱藨草维护2500亩、刈割芦苇2548亩,为迁徙水鸟提供了优质、安全、稳定的栖息场所。

知名生态摄影师张斌自2003年就常来崇明东滩拍摄,20余年间为无数飞翔生灵留下美丽影像。“我最早来拍摄的时候,不少水鸟都在保护区外的鱼塘活动,后来随着互花米草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的不断深入,鸟类渐渐回到了保护区。”张斌说。

全世界的海洋彼此联通,不息的海浪总会“搬运”来各式各样的漂浮垃圾,也是滩涂环境保护的“大敌”。在东滩保护区,公益组织、志愿服务队伍、社会大众等力量紧密联动配合,“净滩”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立足长远,这里创建了东滩志愿者服务基地,为生态保护工作建设起一支“垃圾特攻队”。仅2023年,就处置泡沫、毛竹等海漂垃圾7728立方米。

东滩是美丽的,也是脆弱的,各种人类活动,总会在有意无意间对这份美丽构成威胁。巡护监测是保护区的基础工作。据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统计,仅2023年度,他们共开展陆域巡护2400次,巡护人员达到12000人次,巡护总里程219936公里;对保护区范围内违法捕捞、采摘和垂钓等不当行为实施劝离累计接近400次、3500人次,并对违规网具等进行清治处置。与此同时,保护区管理智慧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通过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违法捕捞人员、垂钓人员并及时处置;结合AIS平台工具,可以对保护区水域的陌生船只保持跟踪监视;开展多部门联动,“生态警务室”“法官工作室”“生态检察工作站”联合巡查、联合执法、联合办案,收效明显。

“1%”的故事——反映崇明东滩在全球候鸟保护领域重要地位的一项关键指标持续提升

东滩是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截至目前,保护区累计记录到鸟类300余种,以鸻鹬类、雁鸭类、鹭类、鸥类、鹤类5类鸟类类群为代表性物种,包括22种全球受胁物种、1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5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为了研究和保护好鸟类资源,东滩保护区坚持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系统性推进鸟类调查统计工作。2023年12月,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这不仅是东滩保护区首次记录到野生丹顶鹤,也是我国沿海地区丹顶鹤最靠南的越冬纪录。此外,疣鼻天鹅、粉红燕鸥、欧柳莺等罕见鸟类也纷纷现身东滩。

从2002年起,每年春秋两次候鸟迁飞季,东滩保护区都会与科研院所、公益组织合作开展涉禽环志等研究工作,至今已环志鸻鹬类水鸟约60种,总数超过5万只。仅2024年春,崇明东滩就为超过300只鸻鹬类水鸟进行了环志,尤其以大滨鹬、长趾滨鹬和黑腹滨鹬等数量为最多。它们佩戴着崇明东滩标志飞向世界,为其研究保护工作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也让推动崇明东滩在水鸟监测保护领域的国际影响力逐年提升。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中有这样一条评价标准:“如果一块湿地定期栖息有一个水禽物种或亚种某一种群1%的个体,就应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比方说,全球某年共有1.5万只白头鹤,而我们在东滩调查到超过150只,那么白头鹤就可以记入崇明当年的‘1%’名列。”保护区高级工程师吴巍介绍,“这是反映崇明东滩在全球候鸟保护领域重要地位的一项关键指标。”

2012年,崇明东滩记录到的“1%”还不过7种。此后,上海市、崇明区两级出台多项文件将“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的水鸟物种数”作为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评价指标,并制定了“到2020年达到10种,到2040年达到15种”的目标时间表。

2023年,崇明东滩拥有的“1%”总数已达到12种,包括白头鹤、黑嘴鸥、黑脸琵鹭、罗纹鸭、斑嘴鸭、大杓鹬、黑尾塍鹬、普通燕鸥、翘鼻麻鸭、小天鹅、花脸鸭和红颈滨鹬。据介绍,此次申遗过程中,有关“1%”的故事,成了各国专家深入了解崇明东滩的重要切入点。“未来,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将候鸟保护事业向纵深推进,让东滩成为更多鸟儿栖息的乐园。”钮栋梁说。

讲好“东滩故事”——协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样板,向建成高水平世界级自然保护区迈进

生态保护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接力跑”,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投入。为此,东滩保护区积极发挥科普教育基地功能,面向全社会开展生态教育和宣传;同时积极走出去,讲好“东滩故事”,提升自身影响力,探索打造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新模式。

仅2023年间,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累计举办活动就超过300场,接待公众参访达2万人次。特别是面向青少年学生群体,保护区推出了湿地教育课程和讲座,组织开展自然笔记教师培训、作品征集等系列活动,吸引沪上多所中小学校的广大师生深度参与,为生态事业培养强大后备力量。

为了持续讲好“东滩故事”,保护区充分挖掘特色资源,通过鸟类环志、东滩物种故事、彩沙讲堂等特色固定栏目,向公众普及湿地及物种保护相关知识。此外,基于生态监测系统,创新开出了湿地鸟类“慢直播”。

住在崇明陈家镇的李忠今年4月参加了保护区举办的水鸟监测技术方法培训活动。退休后的他迷上了拍鸟,常跑东滩。他说:“经过培训,我在观鸟、拍鸟之余,也会主动观察记录水鸟的种类、数量,并同保护区工作人员分享。我们作为鸟类爱好者,要发挥积极力量,为保护区建设多做贡献。”

“以申遗成功为契机,我们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为广大市民带来科普教育、文化共建、生态文旅等方面的更多优质产品,不断拓展东滩湿地世界遗产的人文内涵和社会影响力。”钮栋梁表示,未来,东滩将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样板,向着建成高水平世界级自然保护区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知识链接:

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为23种具有国际重要性的鸟类提供栖息地,支撑了17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物种的生存。

7月26日,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上海崇明东滩、山东东营黄河口、河北沧州南大港、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辽宁丹东鸭绿江口等5处候鸟栖息地,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扩展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只身一人”到“体育强国”,中国的每一步都是燃点!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