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碳配额基准线设计不断优化

林水静    2024-07-15 14:57:38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能言善道工作室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根据《征求意见稿》,以2023年各类机组平衡值为基础,充分考虑发电行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承受能力,对各类机组的基准值进行优化调整,使2023、2024年度基准值能够真实反映行业碳排放实际水平。新基准线将如何调整?又会带来哪些影响?记者就此展开采访。

关系碳市场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王科向《中国能源报》记者介绍,在碳交易体系中,政府每年向纳入管理的企业分配一定的碳排放配额。常用的配额分配方法包括历史法、历史强度法和基准线法。“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采用基准线法向企业分配配额。企业获得的配额量根据产品产量、基准线以及修正系数相乘计算。因此,基准线成为计算企业碳配额的重要参数,反映了行业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的目标水平。市场通过调整基准线的松紧程度来调节配额的供需关系。”

基准线的合理设计不仅关乎碳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市场稳定性,还直接影响企业在减排过程中的行为和决策。合适的基准线有利于保障碳市场稳定运行,并实现预期减排目标。王科表示:“合理的基准线能够建立良好的配额供需关系,避免出现配额大幅超发或短缺,从而防止碳价出现剧烈波动;同时,可树立明确的行业减排目标,促进高排放企业采取积极的减排措施,推动行业低碳发展;此外,还可实现对低排放企业的经济激励以及高排放企业的约束。”

“从我国试点碳市场经验来看,碳配额逐年收紧、基准线逐年下降是碳市场长期运行的总体趋势。2021—2022履约年度的配额相比于2019—2020履约年度明显收紧。”南华大学碳中和与核能发展创新研究院院长张彩平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生态环境部监测结果显示,第二个履约周期活跃度明显提升。第二个履约周期成交量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19%,成交额增长89%。此外,各试点整体履约率接近99%,而且每年的按期履约率都明显好于前一年。”

在合理范围内下调基准线

基准线法能够最大限度推动企业减排。“从实施效果来看,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碳排放强度逐年降低,2023年发电行业实际碳排放强度较2022年下降0.6%左右。”王科表示。

目前,全国碳市场已进入第三个履约周期,根据《征求意见稿》,全国碳市场将继续采用基准线法分配配额,不过基准线的设计有明显调整。王科介绍,一是基准线的计算方法发生变化。基准线的含义从前两个履约周期中的“供电基准线”调整为“发电基准线”,这意味着计算发电行业碳配额的产品产量计量方式从原来的“供电量”调整为“发电量”。同时,间接排放不再纳入配额管理,也将改变基准线的计算逻辑。计算方法的调整导致基准线与前两个履约周期不再具有直接可比性。二是更新了设计基准线的样本。第三个履约周期基于2023年企业排放数据设计,可更精准地反映发电行业碳排放强度变化。

王科认为,新的基准线应服务于实现我国中长期碳减排目标。“基准线的设定应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致,通过分解各行业在不同阶段的减排贡献,合理确定各年度的配额分配基准线。同时,应当充分考虑行业、设施和技术差异,体现配额分配的公平性。最后,还要广泛借鉴其他碳交易体系基准线设计的先进经验。”

张彩平认为,前两个履约年度的配额基准线都呈下降趋势,我国碳减排水平不断增强,新基准线将持续下调。“自2022年12月以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连续增长了14个月后在今年3月实现逆转,下降3%。化石燃料在中国发电中的份额从去年同期的67.4%降至2024年3月的63.6%,这意味着企业碳减排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回看前两个履约周期,碳配额整体有盈余,但有盈余的企业倾向于囤积配额,市场供应不足。因此,在第三个履约期,政策方向是收紧配额,在合理范围内下调基准线。”

进一步提高碳市场流动性

“基准线计算方法的调整可能影响企业减排策略,企业将更加聚焦于降低发电能耗和碳排放强度,促进企业自主减排。靠企业之外的减排因素获得的激励将变少。此外,基准线小幅收紧释放出配额将逐步稀缺的信号,预计2024年全国碳市场的碳价将稳中有升,进一步促进企业减排,加速落后机组淘汰。”王科表示。

“此次重新划分基准线,要求重点排放单位将之前年度配额申请结转为2025年度配额,未结转配额不再用于2025年度及后续年度履约,打击了企业‘惜售’现象,鼓励配额盈余企业出售配额、释放配额供给,可提高碳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和流动性。”张彩平建议,“后续还应建立有偿分配制度。综合考虑行业市场化程度、产业竞争、市场调控需求等因素,逐步推行拍卖机制,有偿分配收入可用于支持碳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碳减排技术创新;同时建立配额储备和调控机制,设立碳排放配额储备调节池,稳定市场供需,提高碳市场流动性,推动我国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漫漫评 | 虚有其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