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论文致谢、毕业致辞里藏着什么?|睡前聊一会儿

江奕凇    2024-06-20 09:06:16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两位导师为毕业生献唱《祝你一路顺风》,让网友打趣“我的‘参考文献’唱歌了”;武汉工商学院校长感谢毕业生在校期间发来的几千项建议、几万条短信,让网友直呼“这是最温暖的大学”……近段时间,毕业季的一个个“名场面”,触动着师生们的泪点,也为更多毕业生掀起一波波“回忆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校园里,分别总是在六月。毕业生在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毕业论文后,终于收获了盛夏的果实,多数人也就此从校园走向社会。告别、回忆诸般滋味杂陈,欲说还休。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曾经的毕业生,更感兴趣的或许是那些论文致谢中的浓浓情怀、毕业典礼上的殷殷期许。

对很多人来说,多年以后,论文正文未见得记得清晰,但正文后面的“致谢”往往刻骨铭心,因为这是一封写给校园的“情书”,珍藏着彼时彼刻最真挚的情感。无论是“草木楼室亦系情思”,是“远方的地平线上,‘橘子’(太阳)正跌进迢迢星野”,还是“万般熙攘化清风朗月,前路漫漫,亦不再畏惧”,这些“没有技巧全是感情”的表达,感谢的既是难忘的求学时光,还有时光里热心向学的自己。

如果说“论文情书”是默默表白,毕业致辞则是张扬的爱。为了上好这“最后一课”,慈祥的校长或白发的先生会讲很多“知心话”,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化作深情叮嘱或当头棒喝。有的鼓励学生“与周围的人、事、物建立真实而深刻的连接”;有的提醒年轻人“不要老熬夜”,莫到睡眠成为奢侈“才感叹韶华易逝,长夜漫漫”;有的提出家国、原则、信心三把尺度,鼓励学生树立志气、骨气、底气……干了这一碗碗浓浓的鸡汤,转身走进社会的底气,想必也是强了不少。其中多有金玉良言,细细体味,受用一生。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是传播的风口。这也是为什么论文致谢和毕业致辞常常成为热点话题。论文致谢,多“学业之思”“逐梦之悟”;毕业致辞,常是“人生之感”“时代之问”。情与理交相辉映,在这凤凰花开的离别路口,注定会成为人生的经典时刻。

从静心读书到时代赶潮,青春没有散场,只是换了场景,那是更广阔的天地,也会有更大的风雨,但没有什么能阻挡,成长的力量。祝福你,每一位即将远行的青年!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见“恒心“ 强“信心” 安徽这项制度性安排成效如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