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辞职种地?书写新故事也要敬畏“老理儿”丨 睡前聊一会儿

张近山    2024-05-14 09:44:44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人很难从闪烁的霓虹灯、矗立的高楼大厦中察觉到时令的变化。前几天,一场大雨“洗刷”北京,报社绿化带里盛放的月季显得愈发鲜艳,评论君才意识到已经到了春天的尾声。遥想千里之外的家乡,田间早已是一片沁人心脾的绿意了吧。不论身处何方,乡愁总是萦绕在许多人心头。最近,“年轻人流行辞职去种地”的话题引起不少关注,我们也不妨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去农村,当一个“禾”伙人,的确正在受到欢迎。今天,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健全、交通通讯愈发便利,乡村早已不再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回乡种地也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操控无人机施肥打药,一天能作业几百亩;用手机远程管理播种机,活儿干得又快又好;除了传统农业,开民宿、搞旅游、保护传承非遗……广袤乡村为年轻人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吸引了许多有志青年扎根乡土、大展身手。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220万人。发展前进中的农村呼唤新生力量,年轻人带着新理念、新技术回归乡土、唤醒乡土,书写田间地头新故事,构成了一场人才与土地的“双向奔赴”。

只不过,必须承认,对于不少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回乡种地”只是偶尔产生的念头。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乡村生活稳定、自然与纯粹的“一厢情愿”。的确,“土地不会欺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种什么就能收获什么。而且,质朴的乡村不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不用担心临时加班、隐形加班。脚踩坚实的土地,手抚茁壮生长的农作物,其间散发出阵阵清香,这种“实实在在”的感觉,与枯坐在格子间里的“忙碌”大相径庭。也正因如此,乡村生活成为不少都市上班族眼中另一种“诗与远方”。

需要注意的是,观察乡村生活要去除一些失真的滤镜。现代化的农业设施设备让“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体验成为过去,但并不意味着种地就是“田园牧歌”。翻耕、播种、施肥、浇水、除草、收割,什么时候该干什么,都要按照节奏和规律来,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照料和科学管理,否则可能导致产量低下甚至颗粒无收。晒破皮的阳光、扑过来的蚊虫、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可能与一些人想象中的种地并不一样。甚至有人以为,到了村里就能远离红尘、远离俗世、远离人际,这种想法是对土地、对乡村的误解。不管什么时代,无论什么方式,大地总会以最真实的姿态呈现一个“老理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脚踏实地才能收获成长。

当然,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对乡村生活的重新审视、对乡村价值的重新发现,都需要建立在农村生活面貌日新月异的现实基础之上。与其说辞职去种地“流行”起来,倒不如说人们对田园和自然的向往从未衰减。短视频平台上反映乡村风情的内容收获高赞、触动人心,以农耕劳作为主题、展现真实乡村生活的综艺节目叫好又叫座,归根结底就在于唤醒了人们心中对田园梦的渴望、对吾乡吾土的记忆。

每一片土地,都不会辜负一颗努力扎根生长的种子。不论是下定决心成为一名“新农人”,还是想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短暂抽身,广袤的乡村和无尽的田野总在那里,静默无声,张开怀抱。

这正是:

田园将芜胡不归?脚踏实地展作为!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