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家住上海市宝山区的吴女士家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氛。两位家政阿姨归心似箭,已提前进入过年的喜庆氛围。另一边,吴女士发了愁:阿姨回去了,春节假期中,家里“一老一小”的日常照料怎么办?眼下,上海的不少家庭,都有着吴女士的“同款焦虑”。
每到过年,上海真的缺“阿姨”吗?在供给层面,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和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做过排摸,今年春节期间,大部分家政服务机构意愿留岗人员约七成,与往年基本持平。在需求层面,根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预测,今年上海在假期预计净流出人口达到800万,城市整体的家政服务需求量减少。
供给并未大幅缩减,需求反而有所下降,为何每到过年,一些家庭还会有“阿姨焦虑”?
有家政行业从业者表示,根据行规,大年初一、初二、初三3天要付3倍工资。以价格较贵的月嫂母婴护理为例,每天的价格上涨到1500元到2000元左右。这样的价格,不少家庭难以承受。
春节期间,上海家政需求的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年前,全屋清洁和家电消毒等业务单量扎堆涌现,钟点工阿姨一时十分紧缺。年后,“一老一小”的照护需求不能断,临时替工的需求量激增。失能失智老人和母婴护理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大多是24小时看护,工作量繁重。阿姨回家,骤然少了一个主要劳动力,不少雇主表示担忧。此外,过年期间,靠谱的替工不好找,临时不来了、临时加价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一领域产生的消费纠纷也比较多。
家政服务供需两侧出现的结构性失衡,是过年“家政焦虑”的主要原因。上海有着数量庞大、运营成熟的家政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一套应对经验。许多家政公司通过涨工资、发留沪红包、错峰放假、保障替工住宿等方式,千方百计留阿姨在沪过年。
在上海,还有家政人员发挥聪明才智,做起“共享阿姨”——趁着雇主离沪出游的几天时间,再去另一家帮忙烧家宴、打理卫生,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阿姨挣到了钱,也满足了更多家庭的家务需求。
化解供需矛盾,关键在于畅通市场调节机制,助力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政府部门则主要发挥保基本、保安全的作用。经过上海市商务委的广泛动员和企业自主报名,上海推选出131家家政企业,并向社会公布服务热线、经营地址、服务种类及服务区域等信息,为假期前后上海家庭提供家庭保洁、母婴护理、老人护理等家庭服务。同时,上海加强对特困家庭、居家养老和母婴护理等重点保障人群的刚需服务供给,用各类暖心服务缓解市民的“家政焦虑”,助力广大市民度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