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龙马精神、万象更新。过去一周,在很多人对龙年春节假期的期待中,美食年味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上了年纪的上海人来说,儿时过年的记忆大多是从长辈在家里开始熬夜做蛋饺算起的。在一把大铁勺内涂抹些猪油,淋一勺蛋液,在煤气灶上转一圈,瞬间形成一片薄薄的鸡蛋皮,再添上一勺肉馅,拍拍结实,盖上蛋皮,一只金黄小巧的蛋饺便出锅了。蛋饺配上冬笋、猪皮等一锅出,咸香美味,“鲜掉眉毛”。
上海人家宴上的菜,大多都很费功夫。例如八宝鸭,一般选用两年以上的老鸭,肚里塞满糯米、火腿丁、笋丁、板栗等食材,大火炖煮直至脱骨软烂。还有更讲究的人家,桌上会有一道扣三丝,在杯底铺一片香菇,再码上切得细密的火腿丝、笋丝、百叶丝,蒸煮好后倒扣在一碗鸡汤中端上桌……如今,许多人家已很少自己制作这些传统本帮菜,而会选择在本帮菜馆定一桌年菜,八宝鸭、扣三丝这些菜则是必点菜肴。
每到重要节日,一般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但上海的汤圆有些不同,个头普遍偏大。除了传统的芝麻、豆沙这些甜馅,还会有萝卜丝肉和荠菜鲜肉等咸馅。最特别的是咸汤圆的造型,上海人会把它包成偏长的椭圆形,还会掐一个小尖尖,一锅汤圆在熬煮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甜的,哪些是咸的。煮好的汤圆一口咬下去,外皮软糯,内馅丰富,吃得有些腻时,再配一口煮汤圆的水,清新解腻,刚好平衡了汤圆的口感。
这些年,在家做汤圆的上海人家越来越少,倒是带火了七宝老街等地的汤圆店铺。年前一周,卖汤圆的店铺前就排起了长队,很多人开车从市区赶来,整盒整盒地购买生汤圆,主要作为春节期间家宴上的一道美食。
来到七宝老街,除了买些生汤圆,懂行的食客还会切一盘白切羊肉带回去。有筋有瘦有肥的羊肉最美味,再淋上特制的酱汁,很多人都会等不及,先在老街吃上一盒羊肉,再买一盒带回家。
时下的年轻人,有了自己的小家和下一代后,也开始有模有样地模仿长辈们准备家里的年菜,选购食物的场景从传统菜市场、老街店铺、本帮菜馆转移到了新式餐饮店,以及山姆、开市客这些会员制大卖场,餐桌上也多了牛排、帝王蟹、车厘子等当下流行的食材。场景和食材发生了变化,但为家人精心准备一桌美食的心意没有改变。有网友感慨,“在筹备年菜的过程中,仿佛看到了小时候过年,父亲母亲在灶披间忙碌的身影。”
食物是情感和时间的载体,唇齿之间,味蕾被激活,脑海中许多记忆复苏。每一个地方,甚至每一个家庭中,都有专属的年菜味道。一年又一年,食物通过美好的祝愿和现实的团聚,不断加强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连接,推动着生活一路向前、生生不息。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