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新春将至,年味渐浓。在广袤乡野,热闹非凡的年节活动接续登场。熙熙攘攘的乡村集市里,乡亲们携幼伴老前来赶集,“赶”出一种热闹欢腾;锣鼓喧天的古老戏台上,演员们婉转吟唱好戏连连,“唱”出一腔乡土情怀;觥筹交错的长桌宴席间,亲朋们欢聚一堂共享佳肴,“品”出一味烟火家常。还有那镌满时代印记的新年俗:人声鼎沸的“村BA”,赛出新春的精气神;精彩纷呈的“村晚”,秀出乡土的新魅力;风光各异的“村游”,游出振兴的新图景。琳琅满目的“文化年货”,不仅营造出喜气洋洋、欢乐祥和的新春年味,唤醒“乡心新岁切”的乡土乡情,更让民间艺术的生命力得以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曾经有一段时间,许多人谈到回乡过年时,常常说起“年味淡了”“年俗只剩下俗”。一些在城市里忙碌了许久的年轻人回到乡村,却无奈发现“好山好水好无聊”。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度不够高、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文化生活节奏相对滞后……一些农村地区的文化短板,因为春节人员集中返乡被放大继而受到关注和重视。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文化权益,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日益丰富、逐步升级的农村文化需求,各地在补齐文化发展短板、繁荣乡村文化生活上持续发力,努力以高品质文化供给充盈民众精神生活,提升乡亲们的文化获得感。
在安徽,功能齐备、设计新颖的农家书屋不仅是当地村民涨知识、闯市场的“加油站”,而且在春节期间提供学书法、写春联等文化“加餐”;在浙江,古色古香、气韵独特的文化礼堂为村民在平时学文化、树新风提供便利,也是年节时期看“村晚”、办“村赛”的“欢乐礼堂”。随着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许多乡村的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不断完善,为村民带来触手可及的文化体验,也让乡土乡情有了更多切实可感的安放空间。
解决好“有没有”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着眼于乡村文化供给“好不好”“准不准”的问题,在精准对接当前人们的文化需求、注入饱含乡土味的精神文化养分、引发受众共鸣和共情上下功夫。
近年来,去传统村落感受过年氛围成为不少人的新选择,一些人将目的地锁定在云南深山的一个彝族村——直苴村。原来,每到春节期间,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赛装节”。衣袂飞扬、色彩斑斓,融合彝族传统刺绣与现代时尚元素的“赛装节”走进越来越多人的视线,并逐步走上了世界舞台。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在乡村。不论是云南的“赛装节”还是贵州的“村BA”、内蒙古的冰雪“那达慕”,通过不断挖掘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找寻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的连接点,这些兼具传统底蕴与时代特色的乡村品牌活动,已渐渐成为当地村民与各地游客的新年俗,不断丰富着“文化年货”的品类与样式,更推动古老的乡土文化焕发新生、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通过文化惠民,将精神食粮送到田间地头,还是鼓励创新,挖掘乡土文化的内生动力,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年货”是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扩容的一个印证。在此基础上,如何持续推进软件硬件的提升、内容形式的创新,更好回应广大乡亲饱满的文化热情,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文明素养的提高,也让乡土之美、乡情之深在更广阔的文化舞台上得以呈现?新春佳节无疑为我们思考和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提供了最好的契机。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