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人民文学》直播间“出圈”,严肃文学的又一次机会? | 人民锐见

周山吟    2024-01-29 10:30:55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卖出8.26万套、99.2万册,成交金额1785万,销售码洋1983万……近期,《人民文学》杂志主编与两位作家一起做客“与辉同行”直播间,仅4个小时,一连串数字就打破直播间相关销售纪录。这份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份国家级文学杂志,首次亮相直播间,就获得如此惊人销量、受到如此热捧,确实出乎很多人意料,让人颇为感慨。

当20秒短视频、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半小时讲完一本书的“快餐”无处不在,是否还能静下心来手不释卷?生活快节奏、信息碎片化、阅读娱乐化的当下,严肃文学、理性文字是否还有生存空间?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惑。所幸,真正的精品,终会发光。《繁花》改编成的电视剧上新网络平台,不仅在线上大火,也在线下花开,吸引更多人品读原著;头部主播在直播间反复推荐《额尔古纳河右岸》,即兴分享心得,让一本纯文学作品在短时间内卖出几十万册;由《人世间》改编的电视剧开播即爆款,在拍摄阶段就被国外影视公司看中,“提前批”实现漂洋出海……这些经典作品并没有在网络海量信息中被“埋没”,反而乘着网络东风,借助流量加持,从小众“冷门”变大众“热门”。可见,真正的精品,在任何时代都不会缺乏关注和掌声。

当然,我们也同样清醒,严肃作品获得流量加持,并非雨露均沾,也不是常态。但《人民文学》的“出圈”同样具有启发意义:借重媒介的力量,找到合适渠道,就能让好作品更好走近读者。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四大名著的影视化掀起收视热、阅读热、研究热,还是网络时代,网剧《三体》热播引起对原著细节的反复“研讨”、对未来世界的科学想象,都是因为有了新兴媒介的赋能,经典作品才走向更广阔舞台,与时代对话,被广泛解读,展现出更强大魅力。遥想当年文学热,一部作品问世,就可轰动社会,塑造时代;如今“走出深闺”、主动“触网”,拥抱读者、抵达受众,或许是时代给文学的又一次机会。

应该看到,网络时代,信息爆炸,人们的注意力资源被琳琅满目的内容填满。作品再好,如果不能更加主动地展示自己,获得曝光、吸引受众,难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酒香不怕巷子深”是老黄历了,网络时代的“巷子”里“分叉”太多,再香的酒单靠品质本身也未必能飘出巷子口。不必矜持,放下身段,拥抱互联网、创新传播形式、拓展传播渠道,主动出击、反向寻找,优质内容才会与更多受众完美邂逅、相伴而行。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在直播中的一句话耐人寻味:“我们主要是来‘寻亲’的,来寻找文学的好读者”。这样的主动“寻找”一旦开启,我们相信,找到的不仅是知根知底的“亲人”、久别重逢的老读者,还有更多充满期待、也必将被好作品彻底圈粉的“新朋友”。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你有多久没有打开电视机了? | 睡前聊一会儿
下一篇:老房维修资金使用难,怎么破? | 人民锐见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