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能源研究院近日首次公开发布的《国内外能源与电力价格分析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长期来看,全球碳市场呈现出广度、深度持续提升的形势,为实现气候目标,全球平均碳价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中国碳市场价格将上行至与国际碳市场趋近水平。
在业内专家看来,全球碳中和净零排放愿景下,碳价有望继续逐步提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高度政策化、区域化的市场,不同国家或地区因发展阶段、减排力度、配额供需、分配方式、交易机制等的不同,碳价差异极大。
符合社会预期
《报告》显示,自2021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以来,碳排放配额成交价格总体呈现波动上涨态势。2023年市场成交均价68.15元/吨,较2022年市场成交均价上涨23.24%。北京、深圳、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碳排放限制更严格、减排压力更大,碳价相对较高。
国网能源研究院财审所研究院专家卿琛高效介绍,2014年—2019年,随着社会各界对市场发挥碳减排作用的期望越来越高、碳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参与主体对市场信心增强、碳价总体上升。2021年—2022年,国家对气候变化的态度更加积极、对碳排放的控制更加严格,碳价快速回升并超过之前的高点。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能源与气候变化中心主任陈明扬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碳价处于较低水平,但与我国发展阶段、碳减排目标、企业承受能力等是基本匹配的,碳价稳中有升符合整体社会预期,也有利于发挥碳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推动全社会低碳转型。
谈及我国碳价呈现走高趋势的逻辑,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环境金融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小平对《中国能源报》记者分析,我国碳价走高至少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双碳”目标提出后,中央层面一系列配套措施陆续出台,地方行业跟进,形成长期稳定的政策预期,政策预期转化为市场预期,对各有关主体的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二是减排难度的增加,以全国碳市场为例,在最近几年的配额分配方案中,各类机组排放基准值都在下调。
气候未来创始人、《碳中和时代》作者汪军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价走高,有几方面因素:一是需求旺盛时,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分配收紧的话,大部分控排企业会缺少配额,碳价自然上涨;二是碳市场上用于可买卖的履约数量有限,而一部分企业把配额余量“藏”在手里待价而沽。2023年碳价上涨的重要原因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以下简称“CCER”)重启,理论上重启碳交易供应量将增大。
“理解碳价上涨的影响,除了上涨幅度,还应该考虑时间或者速度的概念。较为温和的上涨速度,总体上有利于激励企业减排。较为迅猛的碳价上涨,会对企业的成本带来巨大冲击。”张小平认为,不能仅仅把碳价理解为是企业的事情。由于企业的生产成本最终会传导到终端消费环节,因此碳价可以视为是全社会的减排负担的综合反映。碳价上涨越快,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调整适应的难度就越大。我国碳市场价格会在多长时间后与国际碳市场趋平,是一个值得继续观察的问题,较快的碳价上涨更有可能出现在碳达峰之后。
CCER重启推高碳价
“如果不加以干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开市第一波后,碳价将突破百元”“现在有好多企业已开好账户”“大概2025年市场将趋于理性”,多位业内人士表示,CCER重启也将推高碳价。
“应辩证看待碳价上涨。合理的碳价上涨,有利于释放降碳先行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将减排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调动更多技术、人力、资本要素向碳减排领域聚集,促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陈明扬表示,但对于能效碳效水平较低的企业,需要花更多钱去购买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成本将更大。需要指出的是,碳市场初始阶段,要防范碳价过快增长或大幅下跌,抑制投资炒作行为,为碳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预期和环境。
在陈明扬看来,随着我国实施碳排放“双控”、配额分配基准线逐步收紧、碳市场行业扩容、配额有偿分配机制建立、碳交易主体限制放宽等,碳价仍将保持上涨。但是,中短期内很难达到欧盟碳交易体系中的碳价水平。“预计我国碳价水平未来几年内将在100元/吨上下。”
扩大市场参与主体
张小平对《中国能源报》记者坦言,全国碳市场和试点碳市场都存在交易集中度过高、交易活跃度不足的问题。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全国碳市场和大部分试点碳市场将交易主体限定为控排单位或控排企业有关。在这种市场设计之下,交易集中在履约期前后,并且主要为履约性交易。如果将市场参与者扩大到其他主体,市场活跃度有望得到改善。
随着全国碳市场扩围,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部分重点排放行业将逐步退出地方市场、纳入全国市场。但需要看到,全国市场和地方市场不是完全的竞争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互补关系。
“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碳市场逐步纳入建筑、交通等领域企业,实现了扩容,而这些行业不是现阶段全国碳市场关注的重点。”陈明扬表示,此外,地方碳市场还可以考虑其他工业行业和降低纳入门槛,比如一些地方市场将纳入门槛降至5000吨标准煤。此外,要在提高有偿分配占比、增加交易主体、优化配额结转等开展探索,丰富交易产品和交易主体,提升市场活跃度。
健全法规政策标准
如何提高碳市场活跃度?陈明扬认为:“从企业层面看,一是许多企业尚未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底数不清,目标不明,路径缺乏针对性;二是缺乏全生命周期理念,注重自身节能降碳,而对价值链降碳的关注不够,碳足迹居高不下;三是人才、制度、资金等配备不够,很多企业尚未建立碳排放管理机构和团队,碳排放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四是一些企业过分强调碳抵消的作用,而对实实在在的节能降碳做得不够,有‘漂绿’之嫌。”
在张小平看来,参与碳交易过程中,相关部门有两个方面要考虑:第一是在排放权体系覆盖范围之外的非重点排放企业,如何对其进行减排的制度安排;第二是企业的自身需要更为科学、更为个性化的长期减排战略。企业需要在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基础上,识别减排的重点,安排减排技术,并根据行业属性和可用的资源水平,更有效率地进行减排。
“我国亟需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及碳减排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增强碳排放影响评价约束性,指导和支持企业碳减排。”陈明扬表示,此外,还需要完善绿色交易、电力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衔接、碳足迹核算等方面的政策规范。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