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如何进一步提升疾控专业能力?在科研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怎么做?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专家。
监测预警是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防范的第一道关口。《指导意见》提出,健全集中统一高效的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体系。
“2004年以来,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有了长足的进步,建立了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群说,截至目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覆盖全国8.4万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全国县及县级以上医院、绝大部分的乡镇卫生院已经能够通过本系统上报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据介绍,医疗机构在诊断发现传染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时,甲类2小时、乙丙类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除了报告41种法定传染病外,还可报告一些未纳入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例如寨卡病毒病、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等,也可灵活增加其他新发和再发传染病。
“目前我国监测预警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监测信息来源单一,主要来源为医疗机构,其他途径或渠道的传染病监测占比较低。多部门和多学科对监测数据的整合分析和风险评估水平仍需提高,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所需的人财物保障和激励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等。”李群说,下一步,将拓展监测渠道,卫生健康、教育、民政、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海关、网信、林业草原等部门按职责分工,协同开展传染病相关病例、病原、病媒、宿主、环境重点人群等监测工作,多部门联合开展风险评估。
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赋能。李群表示,未来要改变传统的发现、诊断、报告模式,借助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整合好大规模临床数据、影像数据,凸显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作用。
《指导意见》还指出,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构建分级分类、高效实用的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体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首席专家卢金星认为,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从强化预案管理和演练组织实施工作、强化应急队伍、加强物资保障、加强平战结合能力等方面入手。
卢金星介绍,截至2023年12月,全国已建设了20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覆盖了17个省份,基本形成了国家层面的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防控以及重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核心力量。
“此次《指导意见》专门提到支持各地市组建快速反应小分队。”卢金星说,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疾控局积极帮助解决市、县基层传染病应急处置力量薄弱、装备缺乏等问题。2023年中央转移支付项目支持全国各市、县依托本级疾控中心建设基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经费2.48亿元,支持新建 351支市级、3029支县级基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打通了传染病应急处置的“最后一公里”。对应急队伍来说,要进一步加强日常演练、注重平战结合,做到第一时间在一线、就近处置风险。
“在加强科研攻关方面,要加快完善研用结合、医防融合的疾病预防控制科研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表示,要加强预防医学科学院建设、提升各级疾控中心的科研能力、提升传染病医疗机构的科研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合作。
《指导意见》提出,中国疾控中心和省级疾控中心加挂预防医学科学院牌子,强化科研支撑和技术保障能力。徐建国表示,加挂这块牌子,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促进科研发展,目的是加强预防医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促进完善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徐建国说,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人才。面向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还应培养或引进相关领域国际一流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建立疾控首席专家队伍,发挥其专业引领、政策咨询和学术及科普传播作用,确保关键领域在全国甚至国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