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专访中国政府友谊奖得主大卫·弗格森:对症下药,讲好中国故事

郑敖天    2024-12-19 14:51:48    环球人物网

 

大卫·弗格森

 

大卫·弗格森,1956年4月出生于英国苏格兰地区,毕业于爱丁堡大学法学院。2004年首次来华,2008年任中国网记者,2009年任外文出版社英文改稿专家兼作者,2021年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22年任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

 

“我来中国18年了,但感觉自己一岁都没老,我还有很多事情想去做。” 今年68岁的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大卫·弗格森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笑着说道。

年近古稀的弗格森身上依然有一股苏格兰小伙子的冲劲儿。尽管编辑工作繁忙,他总会抽出时间到中国各地调研和旅行。这是他过去当记者养成的习惯:“中国每时每刻都有事情发生。想了解中国,就要去中国发展的现场好好看看。”

作为一名国际传播专家,弗格森不仅是“架桥者”,还是“破冰人”。在弗格森看来,想要打破西方媒体构筑的信息茧房,中国不能只靠“讲道理”,更要懂得如何去“讲故事”:“中国有句老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些西方媒体通过操纵民众情绪来制造对华偏见,那就需要对症下药,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走入读者内心,打破偏见的坚冰。”

作为一个英国人,弗格森为何对讲述中国故事如此执着?

“西方看到威胁,中国看到机遇。”

10月22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这是金砖国家扩员后,各国领导人第一次线下聚首。弗格森十分关注这次会晤。

"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正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从金砖国家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再到巴黎气候协定书的减排承诺,中国为促进世界公利付出了巨大努力。然而,就在中国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候,西方媒体却对中国愈发敌视。他们的虚伪态度令人愤慨。”弗格森说。

在弗格森眼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理念,“与西方制度下许多朝令夕改的政治口号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提出以来,就是一个稳定而具有延续性的理念。它反映了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一个基本原则:人类可以超越‘零和博弈’,实现共赢。”

 

弗格森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们合影。

 

来中国之前,弗格森曾在许多西方国家工作过,对于西方媒体传播中的偏见和逻辑十分熟悉,“许多西方精英放眼世界时,他们只看到发展中国家对西方霸权的威胁。中国人放眼世界时,看到的是机遇。中国不仅会抓住机遇,还会分享自己的成功。因为中国相信:其他国家的成功,也能促进中国的发展。”

“这就是中国和西方的根本区别:当西方精英看到一个蛋糕时,他们会处心积虑地要拿到最大一块。中国则会想着把蛋糕做得越来越大,最后让每个人都能拿到更大的蛋糕。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全世界一同发展,共同进步,没有人落在后面。我相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希望世界上有更多的人能了解中国。”弗格森说。

打破西方媒体构筑的“敌意之墙”并不容易。弗格森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必须找准对话的对象。“许多西方精英在本质上对中国是具有敌意的。我认为和他们对话是浪费时间,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倾听中国的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弗格森认为“中国故事”的目标听众应该是西方的老百姓:“我在观察社交媒体时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民众质疑西方主流媒体的叙述。他们人数众多,但在舆论场上没有发言权,更没有一个团结的声音,很容易被各个击破。而中国要做的,就是去直接与这些民众对话,让他们看到自己对西方主流媒体的质疑是正确的。”

 

2020年,弗格森在录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文版音频节目。

 

如何实现与西方民众的有效交流呢?弗格森表示,“讲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前段时间中国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爆火,连我这个‘圈外人’都知道这部大作。《西游记》是个很棒的故事,但实话实说,我第一次读《西游记》时没能一口气读完。因为书里有太多复杂的文化元素和比喻,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读者来讲是本很难读的书。但《黑神话:悟空》用玩家们听得懂的‘游戏语言’重新演绎了《西游记》,让全球年轻人都爱上了中国奇幻故事。这说明中国故事要出海,首先要满足当代国际受众,尤其是年轻人的需求。”

弗格森说:“从毛主席那时起就提出要避免形式主义的写作方式,他倡导真诚的、能让老百姓听懂的文风。这也是我从事写作与编辑工作的原则。我希望能够帮助中国摆脱西方媒体在舆论场上构建的刻板印象,用西方老百姓能听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2021年9月30日,弗格森因为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从苏格兰到汶川

谈到弗格森自己的“中国故事”,那还要从他的爱情故事讲起。

青年时代的弗格森以优异成绩考入英国名校爱丁堡大学法学院,但他很快发现自己不想当律师。毕业后,弗格森果断“转型”,成为一名国际咨询师。

“对我来讲,那是一段充实又紧张的人生。我做过很多行业,也在许多国家生活过。这让我掌握了很多语言。前两年有个法语采访,我们的法语外籍编辑恰好有事,我就和记者用法语聊了很久。当时我还很高兴,觉得自己‘宝刀未老’。”弗格森得意地说。

游历世界后,弗格森又回到家乡苏格兰,与哥哥共同创办了媒体公司。此时的弗格森觉得会在苏格兰安定下来,但生活总是充满惊喜:“有一次我去拜访朋友,敲门后,我惊讶地发现给我开门的是一位中国女士,她是留学生,租住在朋友家里。我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很快坠入爱河。”

弗格森感慨道:“这可能就是中国人爱讲的‘缘分’吧。我总会想,如果我那天没有去朋友家,可能就会与我的爱人擦肩而过。今天可能也就不会在中国了。”

2004年,弗格森和爱人第一次来到中国吉林拜访岳父母,“我之前没来过中国,只知道北京、上海几个城市。来到吉林后,我发现中国是一个非常热情的国家,我在这里没有一点‘水土不服’的感觉”。

2006年,弗格森决定关闭在苏格兰的公司,和爱人一起来到中国发展,“作为一名足球迷,我在中国当过足球经纪人,也做过很多其他工作。但我内心渴望做能够真正‘留下东西’的工作”。2008年,弗格森进入中国网,重新做起记者这个老本行。

入职不久,弗格森就接到一个改变自己人生的任务:报道汶川地震。“5月12日那天,有同事说办公室似乎有震感,但我没注意。但很快,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便铺天盖地传来。我立刻被安排加入地震报道团队,奔赴汶川。”

在汶川,弗格森看到了许多令人心碎的景象。但他强忍着悲痛,坚持报道。同时,他也从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希望:“在绵阳市体育场的避难所采访时,我发现身边逐渐聚起了许多小孩子。他们可能没见过‘老外记者’,十分兴奋。我与他们一起交谈,玩耍。我们拍摄了一张照片,你能看到现场孩子们在笑,我和旁边的成年人也在笑。你很难想象这是在刚刚经历严重地震的地方拍摄的。这段经历让我看到中国人在灾难面前的坚强和乐观。”

 

2008年5月,弗格森(左一)在采访汶川地震期间与当地儿童互动。

 

从汶川回来后,弗格森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等多项重要报道,“这段经历让我下定决心:去讲述真实、准确、积极的中国故事”。

2009年末,弗格森来到外文出版社工作,“之前做记者时,我们的工作节奏是‘争分夺秒’。在外文社,工作节奏慢一些,我也有机会去做更深刻的编辑与研究工作”。

在外文社,弗格森主要做中国重要政治文件和英文版政府白皮书的编辑工作。“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中国的政治书籍很深刻,其目的是向读者解释中国政府的理念及其正在完成的一些重要工作,其表述方式也是非常中国化的。而我们则要把这些文字用西方读者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现出来。”

弗格森说,自己职业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英文版的编辑工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我已经读过五遍了,这项工作让我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与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也是我在中国工作生活10多年来最骄傲的事情”。

“繁荣是干出来的”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弗格森用纸笔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也将自己的足迹印在中国的土地上。

在中国的18年里,弗格森完成多部纪实作品,而《从贫穷到富饶:甘肃美丽乡村蜕变记》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

“2019年,我第一次去甘肃陇南进行调研,当地乡村发展的速度和成果令我震撼,也让我萌生写一本有关甘肃的纪实书籍的想法。之后几年里,我去甘肃调研很多次,最终完成《从贫穷到富饶:甘肃美丽乡村蜕变记》这本书。”

 

弗格森(左)在甘肃省进行田野调查。

 

在书中,弗格森着重讲述了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的故事。该村海拔2440米,三面环山,曾是甘肃的深度贫困村。“定西苦甲天下,元古堆苦甲定西”这句老话,道出了元古堆令人心酸的贫困过往。

脱贫攻坚,成为元古堆村“前世今生”的分水岭。国务院扶贫办将渭源县确定为直接联系县,省、市、县、乡共同发力,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几年里,元古堆村先后完成道路硬化、危房改造、自来水入户等重要民生工程,村子“苦甲定西”的日子,就此一去不复返。

当弗格森造访元古堆村时,该村已经整体脱贫近两年。“村民们都有了新房。村西面的空地上建起太阳能发电站,除了满足村里用电外,多余的电力会被输送给宁夏电网,仅此一项,每年能为村里提供40万元的收入。村里种了草药和蘑菇,还养了350只梅花鹿,兼顾特色农产品生产和旅游业。”

在弗格森眼里,元古堆村的成功是中国脱贫工作的缩影。“中国的脱贫成就,是无数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一步步实现的。村干部会去仔细调研每一个贫困户的情况,了解他们贫困的原因,并制定具体的脱贫计划。而在中国,这样的村干部何止上百万。当你看到这么多人一同为脱贫目标使劲时,你就能知道中国脱贫工作成功的原因了。”

弗格森认为,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反映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在西方,一些人总觉得繁荣是只靠投票就能实现。但实际上,繁荣是干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成功的原因既离不开自上而下的正确决策,也离不开自下而上的踏实肯干。无数优秀且意志坚定的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最终造就了今天的中国。”

弗格森的“中国故事”远没有讲完,他笑着告诉记者,他的下一步计划是去江苏高邮,讲述那里的抗洪故事。“在我眼里,那可是一个可以拍成大片的好故事,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用古筝连接世界多元文化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