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克·奈斯,1950年出生于非洲,毕业于比利时鲁汶大学,比利时前驻华大使、终身荣誉大使,欧盟中国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发起人。
戴上草帽,扛起锄头,在泥泞的田间地头播种、除草、堆肥、浇水、采摘……帕特里克·奈斯是说英语的农夫,也是村民眼中不用化肥农药种地的“老外”。
换上西装,打好领带,他又是一位履历丰富的外交使节。出生于比利时外交世家的他,有着多个响亮的头衔:比利时前驻华大使、终身荣誉大使及全球协调员,欧盟中国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发起人……
2013年结束驻华大使任期后,奈斯放弃去土耳其继续外交生涯的机会,来到云南无水、无电、无路、无人居住的荒废地,用10年的时间致力于死土再生、生态恢复。至今,仍有很多朋友和亲人不解,作为一名比利时外交官,奈斯为何选择定居中国、化身“洋农夫”?
提前退休的欧洲外交官
“我出生在非洲的热带雨林里,经常光着脚跑步,触摸树叶的纹理,与昆虫、小鸟对话,看夜晚的满天繁星。可以说,我从小就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得以欣赏到大自然的丰富多样性。”奈斯告诉《环球人物》记者,“非洲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整个童年,这是一种特别的幸运和优势。”
“对大自然的亲近和热爱,深藏在我的基因里,也萦绕在我的内心深处。”当在非洲亲眼目睹森林被过度砍伐,许多动植物走向灭绝时,一种保护自然的使命感和正义感在奈斯心中油然而生。“很想为这个美丽星球做些什么。”
奈斯12岁时回到比利时继续求学,读高中期间偶然接触到《道德经》。他说,“道法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寻求和谐相处,而不是征服和掠夺,这与他在非洲的经历和体会不谋而合。从此,老子这位东方圣贤成了奈斯最好的“知音”,他也开始对中国倾心向往。
从比利时鲁汶大学毕业后,奈斯留校担任了8年的社会心理学讲师。其间他留意到智库罗马俱乐部一篇报告中的观点:如果人类继续无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很快就将耗尽资源。“从那时起,我开始从事有机农业和园艺,密切关注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1986年,奈斯加入比利时外交部,并多次被派往亚洲任职,他和东方智慧的缘分越来越深。奈斯去到的第一座中国城市是苏州,当时苏州正在整治大运河,成果斐然。“那里很美丽,就像东方威尼斯。”两周后,他又去了上海,“非常有活力,自行车特别多,比现在更喧闹,充满烟火气。”奈斯说,后来重游故地,完全找不着路了——摩天高楼拔地而起,高速路四通八达,自行车变成汽车,机场也大大扩建了。
“中国拥有快速发展的能力。我见证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并为此深受震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短短40多年时间,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花费几百年才能走完的发展历程。”奈斯还特别提到邓小平,“他阅历丰富,既坚韧又聪明,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曾先后在上海和香港担任领事的奈斯,2009年至2013年担任比利时驻华大使,其间通过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及举办艺术节等,为深化中比友谊作出积极贡献,并因此获颁“比利时王国王冠司令勋章”。而就在其外交官生涯逐渐走入高光时刻时,奈斯却申请提前退休,在中国的云南归隐山林,当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洋农夫”。
“大使生涯过去了,属于我自己的人生开始了。”卸任当天,奈斯在朋友圈写道。
云南深山里的“洋农夫”
“我第一次来云南,就爱上了这里。云南山水相间,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气候变化丰富,像是我的出生地非洲和中国的魔幻组合。很多云南人跟我一样,出生在农村,他们质朴而又真实。”奈斯说,非洲是我生命开始的地方,我也想在云南大自然的怀抱中老去。
奈斯不仅欣赏云南的风土人情,也爱吃云南菜。曾经,在北京东四四条一家生意火爆的云南餐馆,常常传出香茅草烤鱼、干椒牛肝菌的香味。从购买食材到烹制,老板邓旻燕都亲力亲为。2012年,奈斯在这条小胡同里邂逅了邓旻燕。“我到她的餐馆吃饭,她给我泡普洱茶。看到她,我就知道她是对的人。”
刚开始,两人之间的交流还要靠翻译,但奈斯觉得“旻燕就像云南最漂亮的‘花儿’”。他展开了猛烈攻势,一天一封电子邮件,偶尔还会把身边人都支开,只叫邓旻燕陪着去医院。邓旻燕原本没想过和外国人交往,但随着彼此的了解不断深入,她发现了奈斯的博学、睿智和善良。更重要的是,聊起对自然和土地的热爱,两人一拍即合。他们决定去邓旻燕的老家——云南东川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一起在生态环保方面作些贡献,“在这块土地上,能圆我的田园梦”。就这样,奈斯成了唯一一位选择退休后留在中国的欧洲国家大使。
东川高温干旱,有很长的铜矿开采历史。第一次踏上这里的泥泞土地时,奈斯两眼放光,很快盘下2公顷的荒地。夫妻俩盖起两层小洋楼,周边一半的地种了450棵松树,另外一半则用来种植玫瑰、水果、中药材、核桃等。他们采用“无农药、无化肥”种植模式让农作物自然生长,并引入蜜蜂,还挖了蓄水池塘,致力于实现可持续良性循环发展。
就这样,奈斯成了大山里的快乐农夫。他穿着沾满泥巴的靴子种地,和妻子在玫瑰花丛中共舞,伴着微风饮茶,听妻子弹古筝。奈斯和妻子的性格很互补,而且有着共同的梦想——把农场做大做强,探索生态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他们给自己的新家起名为“卡比杉”。“卡比杉是非洲话‘好的’,我在非洲长大,希望我的农场也像小时候见到的非洲森林那样郁郁葱葱。”
“希望通过我的实践,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贡献点滴智慧和可能性方案。”经过10多年的打理,小洋楼前的红土梯田上,原本裸露的田地越来越“绿”,土壤颜色也明显加深——有机物增加了,玫瑰扬花吐蕊,麦子随风摆穗,甲壳虫也时不时停在绿植上。夫妻俩还养了四只狗和三只猫,整个农场生机勃勃。
在莫干山推广绿色中国
奈斯希望找一个地方,将云南生态农场的经验和理念传递给更多人。2022年,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政府的邀请下,奈斯来到莫干山。莫干山是青山绿水、生态文明的典范之一,也有东西方合作的历史传统。作为环保主义者和欧中交流使者,奈斯要在莫干山继续追寻自己的生态文明梦——打造一个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国际示范区。
伴着蝉鸣鸟叫和秋雨的沙沙声,奈斯在竹林间沿着湿滑的石阶逐级而上。不远处的一间精致小木屋,便是奈斯的新家了。在莫干山,他的生活安静而又繁忙。每天早早起床,冥想、处理文书、开会、筹备论坛、练书法、去田间做农活……他与当地农户也很快熟络起来,从参与种地、喝茶寒暄到筹办读书会,奈斯俨然已经是半个本地人了。
接受采访时,奈斯正在筹备每年一次以生态为主题的国际论坛,邀请政商学农界相关人士共聚一堂,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为东西方生态环保合作搭建平台。奈斯在2023年首次论坛上发表的“莫干山宣言”中写道:“我们的使命是倡导绿色创新。中国作为全球大国,在此扮演着关键角色。我们坚信,没有中国的参与,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们的使命是将绿色中国带给世界,同时将绿色世界带给中国——这是我们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一步。”
“莫干山绿色引擎行动计划是我在云南所做事业的延续,希望倡导绿色创新,吸引世界生态领域的人才、科技和资金,推进莫干山的绿色生态建设,让这里成为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交流国际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平台。”奈斯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环球人物》:作为一名前驻华外交官和国际事务协调者,您认为中国政府的治理有什么特点?
奈斯:在西方的政治语境中,我是一个社会民主主义者。我认为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让每个人都得到他需要的东西,这是我的梦想。中国仍在寻找这样的机会,这一点很不容易。世界应该珍惜中国——一个好的国际社会,需要这样关心弱势群体、促进全球发展的国家。
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感兴趣,多年来一直观察它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它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中国有一个非常复杂但有效的治理系统。当然,没有事物是完美的,在中国的治理模式中,仍有一些方面需要不断改进,而中国政府也正在为此而努力。
我在东川运营农场,与当地政府保持持续而顺畅的对话。他们有改善生态环境的强烈意愿,并做出很多努力。如何通过可持续方式让农村发展起来,使农村在变得更繁荣的同时保持生态平衡,这在中国已成为由国家层面推动的政策。
《环球人物》:在您眼中,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怎样的?
奈斯: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着鼓舞人心的愿景。面对如何兼顾经济与环保的问题,西方倾向于技术化,中国则首先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然后再落到具体措施上,我认为这是典型的中国智慧。这个科学论断是习近平主席首先在浙江提出的,随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塑造了中国一系列的环保政策。
地球村的80亿村民是一个生态命运共同体,应当携手为美丽的地球家园增添绿色。我希望中欧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利用欧洲的技术,实现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愿景。因此,我来到莫干山这样一个有着“绿色”标签的地方,致力于促进东西方在生态文明合作方面达成共识。
《环球人物》:有西方国家指责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您如何看待?
奈斯:这完全是一派胡言,背后的原因是欧洲公司的利益。我们必须停止这种传统地缘政治的噪声,将世界带回到积极合作的共赢框架里。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法国诗人保罗·瓦莱里曾说过,欧洲是亚洲大陆的一端。欧洲在很多方面要向中国靠近,而不是仅因意识形态就去讨论什么产能过剩和风险脱钩。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我们可以从生态文明合作入手。近年来,我看到中国到处都是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得非常快,在硬件和基础设施方面都非常出色,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在这方面与中国匹敌。
《环球人物》:您最喜欢的一本中国书是什么?
奈斯:我常读《道德经》。我被“无为”这个概念迷住了,它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势而为,这恰好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相契合,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刻意义。在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的治理方式”加上“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中国道家智慧,将给予人类救赎之策。
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很棒。生态文明未来的方向在中国。
《环球人物》:在中国多年,您的思维和生活习惯有什么变化?每天如何保持精力充沛?
奈斯:我每年回比利时住1个月,但已经不习惯用刀叉吃饭了。在许多方面,我更像中国人。我经常邀请我的孩子们来中国。我的大女儿就非常喜欢中国,她的中文说得也很好。
中国以互联互通为导向,倡导融合而非冲突。人要用活着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永不放弃。我的梦想是构建全球生态文明,这是我毕生的使命。现在在中国做着这份事业,我感觉自己比年轻时更快乐、更充实。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