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时分,颜波涛的工作室灯仍亮着。他目不转睛盯着面前的6块显示屏。“咔哒”一声,一盘录像带读取完成——在颜波涛的处理下,一段模糊的岁月又将清晰展现。
今年40岁的颜波涛是山东省东营市人,经营着一家数码工作室,从事电子产品的维修工作。自小他就对录像带兴趣浓厚,后来工作之余养成了收集录像带的习惯。
6年前,颜波涛的父亲生了一场大病。为了给父亲的康复增添信心,颜波涛从收集的录像带中整理出父亲在油田工作生活时的相关影像资料,转录成影音文件后,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分享给父亲。“一边看着视频,一边听父亲讲述当年的故事,过去的记忆又浮现在眼前。”那一刻,颜波涛做了决定:成为一名数据修复师,帮助更多人找回记忆。
“老式录像带的载体是模拟信号,只要将它放入专业的播放设备里,再经过采集软件处理,就能生成影音文件。”颜波涛介绍,现在,很多家庭已经不再使用录像机,转录老式录像带可以有效保存视频资料。
随着父亲把转录好的视频分享给老同事,越来越多人带着录像带找到颜波涛,希望能修复影像。颜波涛干脆在自己的工作室中收拾出一方角落,自费十几万元配置各类采编设备和存储设备,义务帮助市民修复录像带。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逐渐成长为当地有口皆碑的“时光修复师”。
有一天,市民张女士带着一盘录像带找到颜波涛,里面记录了她儿子的童年影像。这盘拍摄于20多年前的录像带已经出现损坏,画面满是雪花,声音嘈杂不清,她希望影像能得到复原:“那个年代录像不便宜,我攒钱找人给儿子录了录像,就是为了他结婚时送给他做纪念。”颜波涛义务为阿姨修复好影像后,转存成电子版给她。电脑屏幕上,看到儿子纯真的笑容,张女士笑了。
70多岁的退休教师,带着20多盘90年代合唱比赛的录像带寻求修复;年近八旬的老先生,带来自己30年前给老父亲庆祝生日时的录像带赶过来;还有数不清的文艺汇演、公开课、各类活动……6年来,颜波涛转录2万余盘录像带,义务修复的录像带总时长累计超3.5万小时,为5000多名东营市民修复了影像,找回了记忆。
这几年,只要一得空,颜波涛就一头扎进二手市场,收集有关东营城市印象的影像资料。这些影像宛如神奇的钥匙,开启了许多人的青春记忆。前不久,网友张志勤通过颜波涛短视频账号分享的修复后视频,意外发现了自己儿时的影像,“感觉就好像是坐上了一台时光穿梭机,似曾相识的感觉扑面而来。”
工作室堆满了旧史志资料、相册、笔记等,空气中飘荡着霉菌磁粉,颜波涛常咳嗽不止,但他没想过放弃。“大家信任我,我就要坚持把这份事业做下去,为更多的人找寻宝贵的记忆。”颜波涛说。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