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一把焊枪解难题

李 贞 王志强    2024-08-22 10:31:33    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前,20名清华大学的本科生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上课的地点是工厂,授课的教师是一名焊工。

他叫程平,是华能德州电厂焊工班班长,曾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齐鲁时代楷模等称号。7月31日,他在自己的工作室,向来自清华大学车辆学院、电机系、电子系等13个院系的学生,讲述了自己如何磨匠心、讲创新、守初心的故事。

活动现场,一条短片展示了程平的工作日常——那是百余米高的风机,在狭窄的塔筒上,程平蹲在不到1平方米的作业点焊接,每焊3厘米左右就要锤击一次,坚持几个小时后才能完工。“作业完成下来后,我吃饭时手抖得都拿不住筷子,睡觉时仍感觉手在晃。”程平回忆说。

“大国工匠”的练成并不轻松。程平告诉学生们:“我下功夫是别人的3倍。别人练焊接练2小时,我就练6个小时。一根300毫米长的焊条,我会烧20毫米就断一下。这样,一根焊条便可以练习十几次接头焊接,准确性自然就提升了。”

训练时间太长,让程平的脸被烤得一层层掉皮,眼睛肿胀流泪,但他却说,自己丝毫不觉得苦,反而在每一点进步中感受到快乐。

程平的工友们送给他16个字:“伤痕在身,焊条论吨,腰肌劳损,敢打敢拼。”正是凭借这样的工匠精神,程平才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正是因为练就了高超技艺,程平才敢登上百余米高的风机上维修设备。

学生们被程平的奋斗精神打动了。“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清华大学电机系大三学生孟祥威说:“我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将事业看成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并扎根在这个事业的生产一线上建功立业,通过持续专注,不断追求极致。这堂课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创新,是程平讲述的另一个关键词。

2017年6月,程平团队首创的“高压调门结合面堆焊修复”项目获得“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国际焊接大赛创新表演赛金奖。这项技术是在真空环境中作业,从而提高焊接质量。

赛后,香港焊接从业协会成员专程来到山东德州学习交流,并两次邀请程平到香港授课,培养了20余名港珠澳大桥建设者。

多年来,程平带领团队潜心钻研技术,已先后完成技术攻关30余项,这些技术成果运用到深海探测、航空航天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精益求精,擎起‘中国制造’;创新突破,诠释‘中国创造’。正是像程平老师这样的一个个大国工匠,通过一个个创新,推动了国家各项技术的进步。”清华大学电子系大三学生王亦何说。

程平和他的团队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帮助了很多求助者。一把焊枪,能在眼镜架上“引线绣花”,能在锅炉里“修补缝纫”,也能给大型装备“把脉问诊”,解决中小企业的技术难题。

“搞技术创新、攻坚克难是我的乐趣。不管是啥问题,只要能解决,我就打心眼儿里高兴。”程平说:“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今后我在工作中,更要不忘初心,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展现中国工人的创造力。”

清华大学数学系大一学生彭祖豪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通过程平老师的分享,我深刻感受到了勇于奉献的力量。”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医者仁心 护佑健康
下一篇:潜心钻研 技术攻关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