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全国技术能手、航空航天大国工匠……收获诸多荣誉的曹彦生,在数控铣工领域学习的步伐始终不停——

博士铣工

刘小燕    2024-07-22 10:37:53    工人日报

让常晓飞想不明白的是,毕业于同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同样是数控铣工岗位,眼前这位仅比自己大4岁的学长、师傅,怎么就一步步读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为对标先进,他总结出一些原因:“师傅不仅专业能力强,学习能力也强,爱学习、肯学习、能学习。”

常晓飞口中的师傅,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院二八三厂精密制造车间主任曹彦生。自2005年进厂后,从普通车床到数控车床,再到智能制造单元,在生产线上成长起来的曹彦生获得过多项技术成就,带出许多徒弟,也从未停止在数控铣工领域拜师学艺的步伐。

“产业工人也可以是高学历的,并不是读了博士就不当工人了。”在曹彦生看来,提升学历是产业工人顺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途径之一,更重要的是将经验和书本知识融会贯通,用于提高生产技能,为我国航天科技事业降本增效贡献力量。

带着问题回校园

“读博时的第一堂课让我毕生难忘。”回想起2022年博士生入学时的场景,曹彦生的语气变得兴奋起来。

曹彦生坦言,自己是职业技术学校出身,而北航的同学大多是985、211高校毕业,学历的差距让他一开始有些自卑。“但当我站起来说我是航天人时,大家投来羡慕的目光,听完我的经历后纷纷鼓掌。”曹彦生说,同学们从来没有因为学历低而看不起他,反而非常佩服他的勇气和坚持,“从那时起,我更加自信,学习也更有动力。”

同学们的掌声与曹彦生这些年在岗位上的埋头苦干密切相关。作为航天科工领域数控铣工,其职责就是根据下发的设计图纸调试数控设备参数,把纸上的模型做成满足工业需要的实物。同时,他所负责的车间还承担着首件生产的重要任务,为后续多件生产确定最终方案。

在处理这些任务时总会有各种问题冒出。“我们经常遇见的问题是设计图纸的部分结构在生产中实现成本很高,未考虑到设备加工的局限性,所以需要技术工人吃透模型图纸,沟通设计需求,寻求更优化的设计。”曹彦生说,这不仅考验技术工人的经验储备,也驱动着大家多研究先进生产工艺。

带着这些年来在生产线上遇到的诸多困惑,曹彦生申请就读先进制造专业博士学位。曹彦生欣喜地发现,以往积累的实操经验让他更容易理解课堂上讲到的原理,加深了对理论的认知。

“重新回到学校,解决具体生产难题的经历让我对读书有了不同的想法。”曹彦生说,师兄弟们还经常在一起讨论,分享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前沿的科技信息,这位数控铣工“老前辈”以“新学生”的身份再次畅游学海。

生产线上“啃硬骨头”

刚进厂时,曹彦生已有全国数控大赛前十名的成绩,这让他起初有些心浮气躁。“当时我每天要重复大量的飞平面工作,结果一次操作中输错符号,高速旋转的刀具直接切到工作台上面,一下子不知该如何面对师傅。”曹彦生说。

师傅马景来得知徒弟曹彦生的失误后,一改严师态度,心平气和地与他交流。“师傅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将最基本的技能掌握好,才能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不出错。”这次经历让曹彦生体会到数控技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重要性,摆正心态,踏踏实实地在生产线上“啃硬骨头”。

在“啃硬骨头”的过程中,曹彦生练就拿手好戏。空气舵号称导弹的翅膀,由于面积大、结构复杂、厚度薄,控制形变和对称度难度极大,许多师傅都因超差而加工失败。他主动请缨,从分析超差产生的原因、材料的特点等方面入手,用数控机床精雕细琢,最终加工出来的舵面对称度达到0.02毫米的超高精度。

曹彦生还发明了“高效圆弧面加工法”等绝技,让铝合金浮在水面、让鲁班锁天衣无缝等加工精度更是不在话下。对此,常晓飞举例说:“随机给他一颗花生,从观察、建模、编程、仿真到最终加工成型,两个小时就能搞定。”

24岁成为高级技师,25岁获评全国技术能手,26岁成为北京市金牌教练,36岁获评“航空航天月桂奖·大国工匠奖”……进厂近20年,曹彦生从公司的学历提升选拔推荐人选中脱颖而出,走上攻读博士学位之路。

学成归来助力转型升级

带着问题去读博,这段经历给曹彦生带来比解决具体问题更大的收获: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他说:“130多页的毕业论文,写作上并不难,难的是要把这一套东西想通,让人受益的是独立完成提出问题、搜集资料、验证假设、分析结论等过程。”

曹彦生认为,完成学历提升并不意味着脱离工人身份,反而是新时代产业工人更应该具备的素质。

“数控铣工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经验往往滞后于问题的出现,但产品的生产需求越来越高,如果还停留在旧有的经验上就无法解决新问题。”曹彦生说,成熟的技术工人不仅要把产品做出来,还要知道它背后的机理、成因,从而形成一套可复制的方法来提升整体生产水平,这是时代发展对技术工人提出的必然要求。

为此,曹彦生近年来在经验数字化方面花费不少心思。他介绍,经验数字化就是将高技能人才的绝技绝活通过量化的指标根据产品的需求进行数字化编程,复刻出具有同样水平的数字高技能人才,实现生产作业过程中手工替代。例如在紧固螺钉时,因产品结构问题既要满足固定作用,又不能产生扭矩过大而导致产品变形,过去只能凭借技术工人用手感来控制,如今可以利用旋拧机器人代替人工解决问题。

走进二八三厂的大型构件生产车间,各类自动化生产机器运转不停,学成归来的曹彦生满心都是将所学用于这些机器的期待。“发展新质生产力呼唤更多产业工人向‘新’而行。”曹彦生说。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爱心大篷车 服务到村口
下一篇:努力让云冈文化融入公众生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