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潘晗——

海归“银川娃”搏浪数字大潮

王 威    2024-01-31 11:45:28    人民日报海外版

大数据时代,万物皆可“数字化”。近年来,数字政务、市民大厅、智慧医疗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陆续上线,数据浪潮涌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方便。

2016年,留学回国的潘晗回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进入当地信息产业代表性企业——宁夏希望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产业数字化等场景,这个土生土长的“银川娃”,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深植留学报国的种子

2007年,潘晗前往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后,他顺利进入悉尼大学读研,主修信息技术项目管理专业。

入学后,潘晗选择入住寄宿家庭,同当地人一起生活。他说,这样既能快速提高外语水平,也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礼仪文化。

那段日子,潘晗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组建团队完成课业研究,和外国朋友一起在课余时间打工,日子忙碌而快乐。然而,他也曾碰到过“有色眼镜”。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08年,他在布里斯班体育场与上万人一同观看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直播。

“北京准备了哪些精彩的节目?”

“你们能办好奥运会吗?”

等待直播开始前,坐在附近的外国人忽然问潘晗。

“我相信,接下来整晚的演出一定能够让你难忘。毫无疑问,中国肯定可以办好这届奥运会。”潘晗回答。

提问者沉默了,没再说话。

“事实证明,那是一届精彩纷呈的奥运会,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哪怕已经时隔16年,我依然记得自己那一刻从忐忑到激动再到自豪的心情。”潘晗说。

海外求学6年,潘晗对故乡的思念越来越深。“当时正是国内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一直关注着国内政策的趋势变化,为回国工作做好准备。”潘晗说。

“钱学森、程开甲等老一辈海归的事迹,让我们心中植下了留学报国的种子。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潘晗说。

接过创业接力棒

2012年回国后,潘晗入职一家知名外国软件公司,担任数据库与大数据工程师。他将所学用于实践,同时,对国内信息化发展也有了全面了解。

虽然成长于宁夏,但潘晗坦言,自己刚回国时并不看好宁夏的信息产业发展前景。但父辈的经历,让他下定了决心。

“我的父亲是最早在中国信息化行业创业的那代人,他一直坚守在宁夏。父辈已经在奋斗和坚持中走过了20多年,我知道,我应该回到家乡,接过创业的接力棒。”潘晗说。

入职宁夏希望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后,潘晗组建团队,主持开发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i银川”智慧城市服务平台等近10个自治区与银川市级重大项目。研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务云”项目时,为保证政务信息安全,他带领团队,将过去依赖国外数据库的系统成功切换到国产数据库平台,成为宁夏第一个上线运行国产数据库的大型应用系统。

潘晗介绍,在维持原有平台研发方向的同时,团队在移动端服务、大数据模型以及“AI数字人”应用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以“AI数字人”为例,潘晗带领团队对公司近10年来积累的政务服务领域知识库进行梳理,结合国内大语言模型,实现了在聊天中精准识别市民需求、引导市民高效办理服务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政务导办交互式AI数字人”。通过在宁夏地区政务服务场景上的测试,潘晗希望可以形成一个面向全国推广的新产品。

“目前,中国在软件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这两条赛道上,正逐步赶超世界其他竞争对手。海外留学经历让我可以更好地理解与学习国外经验,再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提升宁夏信息化应用水平。”潘晗说。

近年来,为拓展业务领域,潘晗团队在新疆、内蒙古、甘肃、贵州、江苏等地开展业务合作。潘晗表示,在市场方面,团队着力打造省域公积金综合服务与管理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解决方案等,逐渐形成了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以公积金业务数据整合和信息技术便民服务为主,已作为“宁夏模式”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荐。

“数智”赋能百业千行

银川紧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全力实施数字赋能计划,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信息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以高水平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目标,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核心生产力,全力建设“算力之都”。这一切,让潘晗看到了产业发展的更大机遇。他希望能在数字经济发展热潮下,形成宁夏信息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助力当地信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步入银川市民大厅,政务服务智能机器人不仅能实现多轮精准问答,还能通过语义理解与推理进行自动化业务办理。潘晗所在公司自主训练的这一政务服务大模型,成功为机器人装上“大脑”。

2017年,宁夏欧美同学会成立,潘晗担任常务理事。在他看来,海归在国外生活和学习的经历,使他们具备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可以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间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促进双方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前段时间,潘晗的行程格外忙碌。他陆续参加了“欧美同学会宁夏调研座谈会”“金凤区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暨外事工作座谈会”“海外赤子助推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活动”等一系列面向留学人员的相关活动,希望能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宁夏特色产业发展。“面向宁夏当地的留学归国人员,我将积极发挥自己在信息化领域的专长,依托不断积累的信息化资源基础,打造出一个能够更好联通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的‘留学人员建言献策平台’。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海归群体可以更好更顺畅地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为宁夏高质量发展贡献留学人员的一份力量。”潘晗说。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王慧,为更多人的生活增添力量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