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坚持自主团结,传承长征精神

——访《中国长征精神研究》主编、原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院长罗范懿

本刊记者 武凤珠    2024-12-02 10:19:51    《人民周刊》

在2024年10月,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中国长征精神研究》主编、原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院长罗范懿接受本刊记者采访,讲述长征故事,阐释长征精神。

 

图为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里的雕塑。(资料图)

 

从实际出发,实现独立科学正确决策

记者:长征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涵,在长征过程中有怎样的具体体现?这种精神内涵对于长征取得最终胜利,具有怎样的推动作用?

罗范懿:在红军长征过程中,冲破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导致红一方面军损失惨重、战士折半,全体官兵开始深刻反思:携带大量辎重的“搬家式”转移严重影响了队伍行军作战,去湘西会师等于钻进敌人的包围圈,李德的“城市堡垒”战略战术完全不适用于中国革命道路……将士们呼唤毛泽东率领军队!

按照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红军队伍进入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地区。历经能够充分彰显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精神内涵的遵义会议,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这对长征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1935年6月18日,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到达四川懋功地区,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6月26日,党中央在两河口镇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强调两支队伍要集中于中革军委统一指挥,确定了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并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部署由两支队伍协同作战,打开北上甘南的通道,但是时任红军总政委张国焘拖延北上行动。

张国焘一方面倚仗红四方面军人数众多,另一方面把敌人的力量估计得过于强大,不仅拒不执行中央决定,反而坚持率领部队南下川康边地区。张国焘的错误坚持,致使所带领的部队不得不改道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草地北上,许多红军战士三过雪山草地,损失3万多人。

红军长征到四川松潘后,于1935年8月召开的沙窝会议、毛尔盖会议,以及后来毛泽东连夜率部队赶到甘南迭部,于1935年9月召开的俄界会议等,几次改变了北上还是南下等红军长征的方向,用实践证明了,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在红军长征环境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尤为重要,它对于长征战略决策的科学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紧密团结,以大局为重争取胜利

记者: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内涵,表现在长征途中的许多故事中。您认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够体现这种精神内涵的人物与事件有哪些?

罗范懿:毛泽东是长征途中践行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精神的典型代表。作为时任中央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主席,中央机关转移前,博古、李德等人甚至打算不让他随中央转移,在长征开始前几个月,就以去江西于都调查研究为名,把他排挤出党中央驻地瑞金。毛泽东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安排,在于都兢兢业业认真调研,就连红一方面军在于都集结出发的9个渡口、上岸地点等,都逐一亲自考察确定。

长征途中,在1934年12月召开通道会议前,毛泽东又为队伍往何处去而操心劳力,提出反对李德、博古带领红军去湘西、钻进蒋介石“口袋”的主张时,既要顾全大局,又要守纪律、讲团结,在组织原则性和工作灵活性之间竭尽心力。

周恩来也是长征途中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典范。1934年,率领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准备长征的中共中央最高领导集团,是以博古、李德、周恩来为成员的“三人团”,他们掌管着党中央和红军内部的最高权力。眼看毛泽东在政治上遭受排挤,为了争取毛泽东加入长征队伍、帮助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得到采纳,周恩来殚精竭虑、巧妙周旋。尤其是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力荐毛泽东回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位置,指挥红军作战。最开始,毛泽东在军事指挥上只是周恩来的助手,但是周恩来能够顾全大局,以毛泽东为主,自己甘当毛泽东的助手,很快又把毛泽东推到军事指挥统帅的位置。

朱德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故事更加动人。对于张国焘的分裂行为,他张弛有度、原则性和策略性并举,进行了坚决抵制,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表现在他的坚守原则。比如,1935年9月15日,张国焘自行组织会议,批评党中央率领红军北上是分裂逃跑,朱德同他的错误言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一再表示:“党中央的北上方针是正确的”“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的义务是执行党的决定”。

其次表现在他的策略抉择。比如,1936年1月,张国焘一再致电要求在陕北的中共中央“自动取消中央名义”,朱德对此提出过渡性策略:“暂时此处以南方局、兄处以北方局名义行使职权,以国际代表团暂代中央职务,统一领导。”这一策略给了张国焘“一个台阶”,使双方关系有了缓和余地,有效维护了党内统一。

为了阻止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朱德既无畏又忍让,从党的最高利益出发,一切以大局为重,因势利导,使激化的矛盾逐步缓解,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党内的团结稳定,为平稳局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事迹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征途中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精神的经典例证。

 

(《人民周刊》2024年第21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4年第21期

上一篇:费伟伟的“媒体采风团”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