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费伟伟的“媒体采风团”

本刊记者 何娟    2024-12-02 09:49:01    《人民周刊》

“不能便宜了这帮学生,可以多给材料,由他们自行总结、提炼、抓重点,文字或者视频素材都可以,不能直接给新闻通稿,要给他们难度……”10月28日下午1点,费伟伟对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宣传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讲出这段话,一本正经说要“为难学生”,让在场人员听了都正襟危坐,仿佛回到校园时代。

 

费伟伟(左一)与学生参观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院科技展厅。本刊记者 何娟摄

 

费伟伟是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原副主任、“人民日报记者说”“人民日报写作课”系列丛书作者。当天,他以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新闻业务项目首席专家的身份前往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带领43名学生进行现场教研交流学习活动,开展一堂特殊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举行新学期的期中考试。

活动正式开始的时间是下午2点,费伟伟早早就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院的人民日报社出发,提前1个小时抵达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的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院,对本次课业进行规划部署,巧妙设计各项环节,确保每项工作落实到位。

“谁当新闻发言人?主要介绍哪些内容?新闻由头是什么?新闻节点怎么设置?”提前到达新闻现场,沟通工作、熟悉环境、了解情况,是费伟伟从业多年的习惯,“记者一定要早到,千万不能迟到。”

金秋时节,温榆河畔,青松挺直,银杏鎏金,在现代化建筑的映衬之下,阳光斜照,色彩斑斓,来自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3级新闻一班的43位传媒学子戴着安全帽、挂着单反相机、带着笔记本和录音笔,组成“媒体采风团”,穿行在秋色浓郁的国家能源集团工业园区。

能源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近年来,“双碳”“节能减排”“能源转型”等冷门领域诞生诸多新闻热词,走进大众视野。时代的趋势就是媒体的使命。费伟伟认为,新闻人应培养大局意识,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要把握政策又要洞察国情,才能做出对社会负责任的报道。在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院科技展厅,同学们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能源集团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熟悉国家能源集团和新能源院基本情况,以及新能源院人才队伍、研发平台与成果等工作开展情况,了解新能源院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综合能源、智慧能源、储能、CCUS、灵活发电六大领域的科技示范项目及技术研发成果。面对科技感十足的AI模型,费伟伟适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利用人工智能,助力新闻采写和信息搜集,提高工作效率。

“希望你们以后能做出更好的影片!”观看宣传视频期间,国家能源集团传媒中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与学生交流工作经验,勉励大家在专业领域积极进取。网络时代,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表现形式,给受众以直观的视觉冲击。费伟伟认为,文字写作更需唤醒现场表现力,这首先要激发记者自身的现场感受力。在CCUS实验室,工程师带领学生参观化学吸收法碳捕集平台,近距离观摩全国首套具备“检测—评估—验证—认证”功能于一体的吸收法中试装置,酣畅淋漓的沉浸式体验全方位考验着大家的新闻触觉。

能源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新闻记者也要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适应行业变化,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了解新技术,才能逐步成长为“专家型记者”。在储能检测实验室,研发专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解读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系统性能测试设备核心部件抽查检验、并网检测、年度运行优化,储能电池寿命预测、状态评估、故障诊断与预警等技术研发情况。“讲解非常仔细,现场也很生动,每一环节都很硬核!”新闻与传播学院23级新闻一班班长江蔚翔说,怎样才能将专业术语转换为大众都愿看的、都能懂的新闻语言,成为他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同学们井然有序,守规矩、明纪律,大家认真听取工作人员讲解,积极发言提问,随手拍照记录,还不时打开手机查询检索相关信息,穿梭在不同楼宇实验室,将实践的足迹与思考的轨迹融为一体。转场期间,费伟伟不时提醒学生:“跑起来,要快,锻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抓准时机、抢好位置,抢新闻!”他全程陪同,始终状态在线,记者、师者、学者多重身份切换自如,现场教学,言传身教。

实际上,在期中考试前一天,同学们才收到通知,考试地点设置在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院,具体的考试形式、采访方式、选题内容分别是什么,大家都一无所知。对于能源领域,了解相关学科背景、专业知识的更是少之又少。

记者面临的新闻选题涉及方方面面,经常要在短期内了解不同行业的知识背景。能源新闻专业门槛较高,许多专业术语晦涩难懂。同时,面对大型国企、央企,需要建立长期友好的信任关系,才能获取核心的资源和信息。作为资深媒体人,费伟伟对课业难易程度的拿捏相当有分寸。他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是一篇600字左右的消息稿。对有经验的记者来说,参加新闻发布会,看材料、读报告就能出稿。而对还未毕业的新闻学子而言,如何进行背景信息的搜集筛选与整合吸收、怎样考量视角与方向、怎样抓重点和切要点、怎样确立选题与定位、怎样把握基本结构与写作技巧、如何把行业硬新闻写得通俗易懂简单生动……每一个环节,都能检验学习的效率和成果,更能考验学生们的感受力、观察力、理解力、判断力。费伟伟曾担任《中国能源报》副总编辑,曾多次深入能源一线采访,针对这些问题,他了然于心:“如果对这个行业一点儿感受都没有,写出来的东西肯定很干巴,所以带他们来现场看看细节、感受场景。离现场近一些,离事实更近一些,离真相也就更近。”

在新闻发布会环节,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院碳中和研究中心博士辛治坤介绍了新能源院研发的国内首套矿山微藻固碳系统成功运用的相关情况,并现场回答学生记者提出的问题。“新技术最大的亮点是什么?”“会不会污染环境?”“安全是否有保障?”……同学们开动脑筋争相发问,用心听讲、用笔记录,推动这堂别开生面的新闻采写课进入高潮。发布会上,费伟伟当场布置作业,并严格限定交稿时间,“600字消息稿,明晚统一发班长”。他全程严师做派,课后就换了一副面孔,登上学生乘坐的大巴车,仔细清点人数,暖心叮嘱大家注意安全。

“今天来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院参加期中考试,大家都有些严阵以待的感觉。其实我们的课堂氛围非常轻松。”谈到费伟伟课堂前后风格大变,学生关云喆告诉记者,费老师平常与学生关系很亲近,授课生动有趣,“比如他讲‘新闻特写’,讲到关键节点要慢下来,像贾平凹说的二胡大师拉二胡,手里的弓像有千斤重。费老师不是干巴巴说,他当场就给我们哼唱了一段《二泉映月》,很有意思。”

 

(《人民周刊》2024年第21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4年第21期

上一篇:耐心资本:推进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