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84年,邓小平和习仲勋为“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题词,开启了全社会保护中华文化遗产、保护长城的崭新局面,在海内外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40年后,本刊记者采访长城保护专家、学者及机构,展示长城保护取得的成就,讲述新的长城故事,描绘古老长城充满生机的新画卷。
1984年,由《北京日报》《北京晚报》联合八达岭特区办事处等单位,共同发起“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开启了社会集资修长城的先例。邓小平和习仲勋为活动题词,海内外各界人士纷纷捐款捐物……长城保护迎来“众志成城”的崭新局面,至今恰逢40周年。
40年前开展的“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带来了怎样的深远影响?长城保护工作如何与时俱进?我们又应当怎样认识长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价值?近期,本刊记者采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舒小峰。
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人工建筑
记者:长城作为我国著名文化遗产,在世界古迹遗址中具有怎样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价值?
舒小峰:长城分布于我国15个省区市,建造持续时间超过2000年,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长城不仅是我国体量最大的文物,而且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人工建筑物,从古至今,没有并列。
长城并不是我国所独有的,英国有哈德良长城,总长度为117公里,还有安多尼长城,总长度约59公里,再加上德国境内总长度约550公里的日耳曼长城,共同组成了古罗马时期的长城防御体系。这是古罗马为防止蛮族入侵而建造的防御体系,如今也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但是它的长度比我国的长城短得多,117公里、59公里、550公里加在一起,也没有超过1000公里,而我国的长城,仅秦汉长城就有3000多公里,明代长城更长,达到了8000多公里,还有其他历史时期的长城。
可以说,我国长城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体系,是人类在地球上建设的体量最大的建筑物,不仅是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更是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典型建筑遗存,在世界文化遗产领域拥有十分突出的价值。
用法律保护长城
记者:我国长城保护的重点是什么?当下我国的长城保护工作还有哪些亟待提升的空间?
舒小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长城保护中采取的一项特别重要的措施,就是把长城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只有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才能够受到文物保护法的保护,才能不被破坏,或者在被破坏后,责任人才能受到惩处。如果不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就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受国家保护,长城符合这一条款;第三条规定,这些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依据这两条法律规定,自1961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很多地区的长城点段被陆续确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比如,山海关、八达岭、嘉峪关和居庸关,都于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我们应当明确,长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只是一些重要的点段,还有一些点段被公布为省级、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80年代,长城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但是在我国的文物保护法范畴内,有一些长城点段并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不是省级、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对这些点段实施保护时,法律效力会低得多。
不断提升保护级别
记者:伴随时代发展,我国对长城保护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可否请您结合实例谈一谈我国长城保护的发展历程?
舒小峰:我国对于长城本体及其周边配套设施的保护,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不断提升对长城本体和附属设施的保护级别,是这些年来我国长城保护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
以司马台长城为例,著名长城专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先生曾说:“司马台长城是明长城中最美的长城段。”他使用了很多美妙的词汇来形容司马台长城,但是司马台长城并没有在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直到20多年后的1984年,才被北京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么有名、这么重要的长城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到了2001年。
著名的慕田峪长城同样,它的名气也很大,每年接待数量众多的国内外游客,还接待了很多重要的外宾,也是直到1984年才公布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才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比司马台长城还晚5年。
纵览我国长城保护的历程,首先是把长城公布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其次是把低级别的保护提升为高级别的保护。有了明确的身份,长城才能够得到相应级别的有效保护。
长城保护取得巨大进展
记者:40年前开展的“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为我国的长城保护带来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舒小峰:40年前的“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40年来,我国的长城保护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
40年前的1984年,这个时间非常重要。我国长城由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活动开展3年后的1987年。在此之前,我国对于文物保护的重视是不够的,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组织的了解是不多的。改革开放以后的20世纪80年代,国家才顾及文物保护。如今,仅北京市的文物保护行政经费就已经达到每年10亿元的额度,其实用于文物保护的专项资金远不止于此。
正是当年《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振臂一呼发出号召,全国人民纷纷响应,才使长城保护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和支持。“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的开展,令国家有关方面注意到长城保护的重要性,不仅党和国家领导人欣然题词,全国人民也都踊跃参与。自此之后,我国才开始大规模、成建制地修缮长城,很多工作都是从那时开始启动、推动、开花结果的。应当说,提高社会各界的长城保护意识,《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作为负责任的媒体,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到2019年,北京市有长城的区都设立了长城保护员队伍。长城保护员经过培训以后正式上岗,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我国由政府主导、文物部门负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长城保护大好局面已经形成。
(《人民周刊》2024年第20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