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北郊,以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为中心,北有香山、玉泉山、静宜园、静明园,东有万寿山,南有畅春园、圆明园,形成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主干的历史文化遗产群落。
3条山脉、5座园林,合称为“三山五园”。“在清代迁都北京后200多年的历史中,三山五园才是我国真正的政务中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委会秘书长马英华长期致力于三山五园研究与保护工作。在2024年6月我国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她向本刊记者讲述道,清代的多数皇帝,主要生活地点并非社会公众熟知的北京故宫,而是三山五园。
“综合来看,三山五园堪称一幅东方人居环境理想画卷,它代表着中国传统的人居愿景。”马英华解释,作为“马背上的民族”,满族人生活中有对野趣的追求,这使得出身满族的帝王倾向于选择三山五园作为理想居所。
“园林紫禁城”的“前世今生”
记者:三山五园原本是清代皇帝行宫所在地,山园一体,园在山间。这一地区从何时开始有了“三山五园”的固定称谓,在清代帝王的生活中居于怎样的重要地位,又是如何逐渐被认定为文化遗产的?
马英华:较早对三山五园地区进行界定的史料,出现在清代。咸丰十年,恭亲王奕䜣的一份奏折中写道:“夷人带有马弁数千名,前赴海淀一带,将圆明园、三山等处宫殿焚烧。”这是著名的火烧圆明园事件,其中以“三山”明确指代香山、玉泉山、万寿山。在晚清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这一地区都被称为“五园三山”,后来伴随时代发展才改称为更加朗朗上口的“三山五园”。
事实上,清代定都北京以后,多数皇帝除举办大型仪式典礼时,不得不返回故宫以外,大量时间都选择在三山五园生活。由此,三山五园又有“园林紫禁城”之称。对此,我曾做过详细梳理:
康熙皇帝年均有一半时间在畅春园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年达177天,并在畅春园过世;雍正皇帝在圆明园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年达247天,那一年在故宫仅居住了102天,辞世也是在圆明园;乾隆皇帝在位的60多年中,除3年守孝期和南巡、西征等特殊年份外,生活在圆明园的时间都超过了故宫,最长时一年达251天;嘉庆皇帝不仅出生在圆明园,而且在圆明园被册封为太子,在位25年间,除了1年守孝期,其余年份的大量时间都生活在三山五园;道光皇帝对三山五园更加钟爱,平均每年在圆明园居住200天以上,时间最长的年份居住了355天;咸丰皇帝也出生在圆明园,平均每年在园中居住近200天……
20世纪80年代,原本作为清代皇家行宫和园林的三山五园,逐步被改造为公园景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三山五园地区与北京老城并列,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两大重点区域,进行整体保护。2020年,三山五园入选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获得了北京市层面和国家层面的更多保护支持。
由单体遗产走向系列遗产
记者: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三山五园,内部构成极为复杂,既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我国现存最大皇家园林——颐和园,又有被法国作家雨果誉为“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的圆明园遗址,还散落着诸多或许尚未登记在册的文物遗存。那么,应当如何判定三山五园的文化遗产价值?如今的三山五园,又将如何在开发利用中实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马英华:从文物单体来看,三山五园的狭义概念与故宫相似。在北京老城中,故宫作为核心宫殿区域,是文物本体所在,逐步向外扩展,便是国家文物局今年推荐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北京中轴线。如果以此对标三山五园的广义概念,它体现出系列遗产的特征,既包含单点的文物,也包含线性景观廊道等系列文化遗产。
从空间感知上看,三山五园包括4个不同的空间认识层次。狭义的三山五园,就是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静明园5座皇家园林单体,它们与香山、玉泉山、万寿山合体构成了三山五园。
在广义层面上,三山五园正在由单体遗产走向系列遗产,片区内不仅有清代皇家园林中的单体文物,还有八旗营房、寺庙宫观、水陆古道等,发展到近现代,香山静宜园内的双清别墅又曾是中共中央从河北省西柏坡“进京赶考”时的驻地,具有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遗产的双重价值,加之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带回的京西稻等农业文化遗产,以及六郎庄五虎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存类型层次分明、非常丰富。
再扩大一个层次,三山五园片区中,既有传统的园林景观,又有优良的生态系统,还汇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顶尖高等教育资源,是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基底、优秀的人才智力资源等聚集的“高地”。作为与北京老城相映生辉的“双璧”之一,规划面积共68.5平方公里的三山五园片区,未来即将建设成为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典范地区,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并承担政务服务保障等首都核心职能。
如今的三山五园,正在秉持“保护—融合—发展”的理念,向“一村三山五园”迈进,即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最核心区域——中关村科学城,与三山五园历史文化遗产融为一体,让科技创新赋予文化遗存新动能、新活力,通过二者的耦合,构建更加广阔的发展格局。
(《人民周刊》2024年第13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