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6月8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本刊记者走访专家、学者,探访展览、市集,在实践中探求非遗的创新发展和活态传承之路,以营造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良好氛围,让更多人参与、关注和保护中华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南岭村,黄河北岸一座狭长的村庄,“南北约5公里长,以前是一个有2000多人口的大村庄,后来青壮年流失,村里只剩下几百名老人、孩子等”。自2020年担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以来,郝庆军用4年时间走遍全国170多个县级行政区,考察调研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到访了南岭村。他看到的村落,已是截然不同的模样:专业团队重新规划设计,来自大江南北的艺术家入驻,开设起工作室;北岭丸子、黄河号子等市级、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热闹了老街长巷……
“老街长巷”非遗街区,是南岭村如今最广为人知的名字。“现在,这个村子成了‘网红村’,数十种非遗项目融汇,常住人口达到七八千人,已经成为3A级旅游景区。”郝庆军介绍,利津县委县政府几乎把全县所有非遗项目都集中到这座村落,将南岭村打造成了黄河岸边的“非遗村”。“这是非遗传承、保护、利用、转化的一个成功案例。在我国,类似的例证正在各地开花结果。”
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最早的缔约国之一,今年恰满20周年。在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郝庆军接受本刊记者专访,介绍了我国的非遗保护理念与实践。他说,要让非遗与旅游相融合、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与国家重大战略相融合!
分类保护,造福于民
民俗、曲艺、美术、医药、技艺……我国非遗项目种类繁多,辅以地域之差、民族之别,愈加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
“我国非遗分为十大门类,由于非遗项目参差多态,因此我们提出分类保护的理念,对不同门类的非遗项目给予不同方式的保护。”郝庆军介绍,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抢救性保护等都是我国非遗保护秉持的基本理念。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藏族、羌族、回族、汉族等多民族人口聚居,文化交融,汇聚了不同民族的非遗项目,“地域集中,类别多样,特色也非常鲜明”。2019年12月,由国家财政拨款、四川省文旅厅统筹,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茂县、汶川县和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为核心,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对区域内非遗项目开展整体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我国已有20多个,省级、市级保护区更是不胜枚举。”郝庆军认为,将数十种乃至上百种非遗项目集中在保护区内进行整体性保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保护方式。“通过保护区建设,使非遗保护与行政区划连为一体,不再是单独保护一两个非遗项目,而是形成了共同保护、整体推进的态势。”
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有五大产茶区,茶文化领域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有40多项,将它们‘打包’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入选。”郝庆军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非遗项目便适用于生产性保护。“所谓生产性保护,就是推动这些非遗项目参与到市场中,引导非遗保护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高度融合,让人民群众在享受文化中获得收益。”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古法造纸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许多非遗技艺流传至今、应用至今。“手工技艺类、传统美术类等非遗门类,都适宜进行生产性保护。”郝庆军认为,不应将非遗仅视为博物馆里玻璃罩下的陈列物,它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民间文化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有着深厚的联系。
“我们把非遗作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保护与传承,将保护非遗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推进。”在郝庆军看来,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弘扬,都应当以有效利用为重要支撑,这也是系统性保护的基本原则。“全国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发挥特色,我国已经探索出一条成熟的路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参与感、幸福感,这一思想理念贯穿于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始终。”
非遗盛会,永不落幕
6月7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带动全国各地掀起一波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的活动热潮。适逢端午假期,记者看到,探馆游客络绎不绝,门外排起长长的队列。“有慕名而来的参观者,也有前来问诊的求医者。”郝庆军解释,“从内蒙古自治区请来几位蒙医,在馆内坐诊,求诊问药预约都难,队伍最长时能排几百米远。”
蒙医药、藏医药、傣医药等,都是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传统医药,传统医药也是我国十大非遗门类的单列项之一。“包括中医药在内,我国传统医药非遗项目成就斐然,但是社会各界一直对各民族传统医药的科学性存有质疑。为此,我们在第一批至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评审过程中,做了适当倾斜、增加入选比重,对传统药剂、古典药方等进行了充分的保护发掘。”
郝庆军介绍,为改变社会公众对传统医药,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固有认知,我国几乎每年都会举行上百场会议活动,“希望推动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瑰宝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庭,引导更多人参与其中”。
通过举办会展、开展活动等,向社会公众展示推介非遗、带动非遗保护传承,可行且高效。2020年12月,我国传统体育非遗项目太极拳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非遗门类,我们都作了较大力度的保护弘扬。如今,我国已经有43个非遗项目跻身人类非遗名录,成为世界级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郝庆军说。
国家级传统体育非遗项目八极拳源自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孟村举办了首届八极拳传承发展交流大会。“全国各地武林高手汇聚孟村,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赓续。”郝庆军表示,通过举办非遗在社区、进校园等活动,许多“大山沟”里、濒临消亡的非遗项目生命力被激发,重新“活”了起来。
在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的弘扬中觅传承,在以扎实调研为基础的发掘中谋保护。从2022年至今,郝庆军带领团队完成了黄河流域九省区的非遗项目普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都需要非遗保护工作助力。”他并未沉溺于非遗盛会的笙歌鼎沸,而是将目光投向国家重要战略规划,开始着眼研究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范围内的非遗项目保护利用。
“让非遗不仅成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且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构成要素,以及对国家、对民族思想感情认同的重要载体。”郝庆军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对我国非遗保护的未来前景作出展望:“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非遗亦将如此,在传承赓续中实现更好保护!
(《人民周刊》2024年第12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