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创新与转型:数字智能时代的媒体变革》新书发布会举行

本刊记者 赵丽岳    2024-07-18 10:25:17    《人民周刊》

数字智能时代的媒体变革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更促进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6月13日,《创新与转型:数字智能时代的媒体变革》新书发布会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该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璟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郝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硕士詹芳共同编撰。

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第十年,该书的出版为媒体融合10年发展交出一份颇具参考价值的总结性答卷。书中包含大量媒体创新与转型实践的独家资料,编写团队深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CGTN、央广传媒、光明网等8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媒体平台进行调研和访谈,以综合案例评析的方式梳理平台的创新战略与发展规划,探析媒体深度融合成功模式。其内容既可为学界开展媒介创新研究提供实证资料与理论参考,又能为媒体变革中的业界实践者提供实操经验,加深媒体人对媒体深度融合的理解,为我国媒体产业继续深化融合提出可靠的建议。

新书发布会由吴璟薇主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致辞,三位作者介绍新书内容,光明网副总经理宋乐永、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李鹏、澎湃新闻编委赵昀、数可视创始人黄志敏等业界专家就内容展开交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史安斌作总结发言。

周庆安表示,在技术快速变化和迭代的媒介融合时代,该书通过5年的走访调研还原中国媒介变革和演进的过程,探索当代中国媒体人面对的创新和转型任务,涉及新兴技术赋能、内容业态创新、跨学科交流等内容,在教学科研领域具有广泛前景和重要价值。

丁丁表示,该书关注的案例中,“创新”“转型”“合作”三个关键词贯穿于媒体变革的全程,媒体同仁做“先驱者”,勇于开拓创新;作者团队做“有心人”,用心梳理总结,业界与学界的通力合作,孕育出基于扎实实践调研并充满智慧和洞见的成果。希望《创新与转型:数字智能时代的媒体变革》能够成为学界和业界的案头书,助力数字智能时代的媒体变革。

据作者介绍,该书出版缘起于2018年,旨在思考媒体如何应对技术和市场变革的挑战。其内容结合创新理论分析媒体在数字智能时代的变革路径,提出技术是驱动媒体创新的重要力量、用户的需求是媒体创新的核心动力、组织文化和管理模式创新是媒体转型的重要保障等观点,兼顾学理性总结和案例分析,启发读者进行思考。

史安斌总结说,《创新与转型:数字智能时代的媒体变革》的出版对于新闻传播再出发,特别是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把新传专业教学与业界需求、国家媒体融合大战略结合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钰,该书责任编辑、人民日报出版社第二编辑中心副主任梁雪云,该书责任编辑、人民日报出版社第二编辑中心编辑王奕帆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共同参加新书发布会。

(《人民周刊》2024年第12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4年第12期

上一篇:缅怀“百岁”邓稼先 体悟“两弹一星”精神
下一篇:《我的阿勒泰》里的精神原乡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