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教育筑梦 点亮心灵

——访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赵俊强

本刊记者 赵丽岳    2024-06-27 21:08:38    《人民周刊》

5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广场,300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人大附小”)新入队少先队员迎着晨光整齐列队,与人大附中、人民大学的哥哥姐姐们一同参加“红色基因  薪火相传”大中小学生入党入团入队集中宣誓活动。饱含对理想的期许和对未来的追求,鲜艳的红领巾成为最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礼物。

少先队肩负着光荣的历史和传统,承载着培养下一代国家栋梁的重任。从刚入学时或羞涩、或调皮,到如今成长为少先队员,学生们懂得了担当、责任和奉献,这其中的变化,有知识的积累,更是品格的塑造。自1994年参加工作,30载春秋,人大附小副校长赵俊强以赤诚之心深耕教育沃土,给予学生美育、理想、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成长的引路人,不断帮助、激励着学生完成蜕变。

 

人大附小学子参加“红色基因 薪火相传”大中小学生入党入团入队集中宣誓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点亮成长之路

初为人师者教在表面,以为教会学生知识便是以学生为中心,实则不然。“知识是载体,数年以后学生可能遗忘,但不会忘记教学过程中受到的德育熏陶。所以,课堂不仅仅要讲授知识,更要以身作则给予学生品德的教化。”赵俊强说。

四年级数学课中,有一道关于西藏林芝千年古树的例题,便是一次很好的德育契机。学生们解完题,赵俊强顺势讲述了他在西藏林芝援教的经历,将林芝的历史、样貌、教育条件一一道来,情怀与责任润物无声地滋润了学生们的心田。学生们听得入神、入心,表示长大了也要去西藏作贡献,成为教师,像赵老师一样送去知识;成为医生,为藏族群众带去健康……通过品德教化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将在他们未来的成长中持续燃烧,照亮前进的道路。

立德树人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更关心人格的养成。2023年教师节前夕,赵俊强接到一个电话:“赵老师,可找到您了,您听出我是谁了吗?”“真不好意思,没听出来你是谁呀。”“我是小张,您当年的数学课代表,还记得吗?”一通电话将他的思绪拉回近20年前,一个清纯可爱、梳着两个小辫子的女生浮现在眼前。“赵老师,我喜欢您的数学课,就是我的数学成绩不太理想,想当您的数学课代表可以吗?”他欣喜于学生的积极态度,但课代表一职往往由该科目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担任。为了保护她刚刚对数学萌发的兴趣和难得鼓足的勇气,赵俊强特意增设数学副课代表让该生承担。之后的日子里,小张同学认真整理作业,主动找老师问问题,还时常学着老师的模样帮助其他同学讲题,赵俊强也不时鼓励她。一年后,小张的成绩突飞猛进,就像换了个人,变得更加自信活泼。电话里,小张激动地说:“多亏您的谆谆教诲,才有了今天的我!”

教育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课堂?赵俊强一直积极探索,将项目式学习、任务驱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运用到课堂中,让学生们对数学、对学习、对人生都有了更明确、乐观的方向。30年来,他的学生不仅收获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跨越山川,播撒希望的种子

30年教育生涯,赵俊强难忘援藏任教的那一年。

2018年,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小学“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团队的一员,赵俊强走进拉萨实验小学,其间辗转那曲、昌都、林芝、阿里等地,进行数学教学和教研。

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让人严重缺氧,经常引发咳嗽、头痛、发烧;西藏教学理念与内地不同,磨合起来也非易事。但这并没有让赵俊强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援藏的信念:“只有长时间的援藏,才能把内地学校的教育理念传递给他们,达到资源辐射的效果,这正是我想做的。”

赵俊强带去的数学课,引入了小组合作模式、实践作业,以及人大附小“掌声、笑声、质疑声和辩论声”课堂“四声”理念,让学生动手测量教室长度、操场周长,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氛围,为藏区学子打开了数学的奇妙大门。

课堂之余,赵俊强同样关心藏区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健康。他发现,班上发生矛盾时,同学们常把问题都归咎于一位淘气的刘同学,但很多时候刘同学并不是“始作俑者”,然而同学们对他已经形成了“刻板印象”,刘同学本人也就“破罐子破摔”,长此以往将形成恶性循环。赵俊强决定修正同学们的看法,翻转刘同学的形象。

如何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赵俊强摸索出自己的答案:为孩子树立信心,让他找到自身的价值。“有时家长和老师无意间会说到孩子的缺点,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可能会给学生以消极的心理暗示甚至产生逆反情绪。成绩是表扬出来的,自信是鼓励出来的,平时多表扬、多鼓励,给他树立信心,孩子一定会长大成才。”因此,课上,赵俊强表扬他的发言;课后,请他分发作业。刘同学发现自己也被关注、被鼓励、被信任,慢慢变得自信起来,在同学间也有了威信,从班上的淘气包慢慢成了德行兼备的好少年。

 

赵俊强(中)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支教。

 

一年援藏期满,赵俊强临走时,刘同学依依不舍:“赵老师,我舍不得你,能不能别走了。”其他同学也说:“赵老师,我们跟校长说了,真想把您留下来。”童言无忌,更体现出他对学生们的用心、用情。回京后,赵俊强依然关注西藏学生的发展,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交流教学经验。

关注学生的差异,让每个生命独特绽放,培养学生成为积极向上的学子,是赵俊强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人大附小老师们共同努力的目标。“学生分数再高,没有家国情怀,便不会为社会作出贡献。所以,我们努力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环境,以学生为中心,把他们培养成可爱的、了不起的、有特质的附小人,是我们的目标,更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赵俊强说。

 

(《人民周刊》2024年第11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4年第11期

上一篇:愿焦裕禄精神生生不息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