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最新消息,我国2023年新增备案博物馆268家,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6833家。博物馆是增长见识、提高智慧的绝佳场所,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亲近博物馆,用心用情用力去感受去体悟,在重温历史中增加生命的厚度。
在天安门广场西侧的西郊民巷,有一座钱币主题的博物馆——中国钱币博物馆。该馆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的国家级钱币专业博物馆。
今年是纸币诞生一千年,中国钱币博物馆隆重推出纪念纸币诞生千年专题展——
纵览整个人类货币史,纸币的出现堪称“货币革命”。公元1024年,北宋政府设立益州交子务并发行官方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此诞生。几多兴衰,几多荣辱,从交子到第五套人民币,纸币见证了中国跨越千年的沧桑巨变。可以说,一部千年纸币史,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兴衰治乱史。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钱利于流借。十室之邑,有钱十万而聚于一人之家,虽百岁故十万也。贸而迁之,使人飨十万之利,遍于十室,则利百万矣。迁而不已,钱不可胜计。”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写道。货币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反过来,它又极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青铜空首布也太漂亮了!”看展时,一对情侣忍不住惊呼。在中国钱币博物馆的中国货币通史陈列展厅,您能看到从春秋战国到北宋年间层出不穷的金属货币,如青铜块、战国铜贝、空首布、尖首刀、圜钱、马蹄金、秦半两、汉五铢、开元通宝、金铤、银铤等,然而这种金属货币一统天下的格局随着交子的出现被打破。
在两千多年的货币史中,交子的出现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元朝费着的《楮币谱》对交子的出现作了详细记载:“蜀民以钱为重,难于转输,始制楮为券。表里印记,隐密题号,朱墨间错,私自参验,书缗钱之数,以便贸易,谓之交子。”
最初的交子是民办交子,出现于10世纪末,以民间兑换券的形式出现。北宋的货币制度十分复杂,白银在商品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铜钱仍是主要货币,铸造量和流通量都非常大。而铜钱之外,政府又划定了专门的区域流通铁钱,包括四川。众所周知,铁钱相较于铜钱价值更低,沉重且不便于携带,对于商品经济发达、商业信誉普遍发展的四川来说,铁钱的大量使用不适应当时经济的发展,于是产生了民办交子。由于没有官方背书,民办交子的信用成了问题。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益州知州薛田提出官办交子的建议和方案。1024年1月12日,朝廷诏令“始置益州交子务”,并于同年正式发行官办交子。
西方纸币的出现则比中国晚得多。直到17世纪中期,才逐步发展出由银行或权力机构发行的各种形式的票券。
成也纸币,败也纸币
交子出现于北宋,也止步于北宋。宋徽宗时,为了解决西北军费问题,交子的发行漫无限制,导致其迅速退出历史舞台。大观元年(1107年),交子改为钱引。
南宋时期,纸币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与铜钱一起广泛流通。除四川地区继续流通钱引外,政府还在东南地区发行会子,在两淮和荆湖地区发行地区纸币淮交和湖会。南宋末年,还发行过“金银见钱关子”。
同一时期的北方政权金也是纸币的大力追捧者。迁都燕京的第二年(1154年),金海陵王就发行纸币交钞,并将其作为主要货币。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开创性地规定纸币可以无限期流通,这在中国纸币发行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成也纸币,败也纸币。随着宋金战争带来的财政压力不断加剧,政府不断增加纸币发行量,最终导致极端的恶性通货膨胀,金灭亡。
取而代之的元代是古代纸币的极盛时代。元钞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币实物,在此次专题展中亦有展出。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没有人敢冒生命的危险,在支付上拒绝使用元钞。然而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纸币滥发带来的通货膨胀持续整个元代,百年间以纸币计价的物价上涨千倍之多,货币制度的崩塌成为导致帝国灭亡的核心原因。
有了前车之鉴,明代对纸币的态度相对审慎,只发行过大明通行宝钞一种纸币。尽管如此,仍然由于发行过多,不久后便大幅贬值。明英宗时,宝钞退出流通领域,白银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清政府也在纸币上栽过跟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银行业的输入,中西官方民间金融机构并立,传统的钱庄票号与近代银行、传统的纸币与近代银行纸币并存,中国的纸币制度进入复杂混乱的时期。
混乱局面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在民国纸币展区,一位参观者惊呼:“怎么有这么大面额的钱币?60亿呢!”在传统的银本位制下,众多银行和地方势力发行了名目繁多的纸币,货币流通混乱不堪。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的法币改革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货币自主,但后期由于法币发行额越来越大,通货膨胀愈发严重。解放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推行的金圆券改革失败——不到10个月,发行额就增加约65万倍!改革失败致使币值猛跌,物价暴涨,国统区经济陷入崩溃。
人民币突出“人民”二字
就在国统区经济陷入崩溃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却呈现一派光明之景。
“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印的钱,当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是毛泽民。”在红色纸币展区,一位父亲指着展柜里印制粗陋的纸币对女儿说。
早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为繁荣经济扶助农工,共产党领导下的各地人民政权就发行了形形色色的纸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尽可能减轻人民负担,抑制国统区通货膨胀带来的危害,红色政权又从货币发行等入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稳住了纸币币值,赢得了老百姓支持。
随着解放战争深入推进,敌我形势出现逆转,解放军由防御转为进攻,各解放区的财经工作亟待统一。由此,“建立统一的银行,发行统一的货币”被提上日程。
1947年3月,华北财经会议召开,中央研究决定成立华北财经办事处,由董必武担任主任。经过反复斟酌,中央采用了何松亭提出的“中国人民银行”这一行名,而由它发行的货币叫作“人民币”。1948年12月1日,由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而成的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同日开始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具有重大意义,它将各解放区的货币体系统而为一,是迎接全国解放的重大举措;它清除了法币的恶性通胀,结束了近代以来外币、金银等货币混杂流通的历史;它不但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恢复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纪念纸币诞生千年专题展中,珍贵的第一套人民币样币也进行了展出,参观这套展品的观众络绎不绝。
从1948年至今,我国已经先后发行五套人民币,目前正在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完全独立设计与印制的,它标志着中国货币的设计印制体系已经成熟,印制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六种面额人民币的正面图案均采用毛泽东头像。其实,早在设计第一套人民币时,就曾计划使用毛泽东主席的头像,但被他婉言谢绝,最终的设计以反映解放区生产建设为主题,突出“人民”二字。
有感于此,一位观众在留言本上写下:“我们的检察院是人民检察院,我们的法院是人民法院,我们的公安是人民公安。要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永远!”
(《人民周刊》2024年第10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