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自庄严堪”:爱书人心中的丰碑

本刊记者 武凤珠    2024-05-14 21:56:55    《人民周刊》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全社会营造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在第二十九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本刊记者进书店、逛书市、听讲座、访名家,记录人与书的故事,本刊邀您一起体悟阅读之美,品味春日里的馥郁书香。

 

4月16日,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内,草木复苏,绿意满枝,盎然生机与民国老建筑的历史气韵交相辉映。临琼楼二层,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理事、天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原主任李国庆莅临古籍馆品牌讲座“文津讲坛”,讲述爱国藏书家、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周叔弢的爱书人生。

今年恰逢周叔弢逝世40周年,又值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李国庆特别使用幻灯片放映了由周叔弢长子、北京大学历史系原主任周一良主编的《自庄严堪善本书影》。李国庆介绍,“自庄严堪”是周叔弢藏书室的室名,取《楞严经》“佛庄严,我自庄严”之意。谈及周叔弢的爱国事迹,他说:“周叔弢先生不同于一般藏书家之处就在于,他买书、藏书是为了捐书。‘自庄严堪’也是爱书人心中永远的丰碑。”

 

图为1979年周叔弢在天津家中的照片。(李国庆供图)

 

家学渊源,藏书巨擘

记者:关于周叔弢先生,人们熟知的多是他作为实业家的功绩、作为政治家的成就,他作为藏书家的事迹却鲜为世人所了解,可否请您对此作介绍?

李国庆:周叔弢先生出身于书香家庭、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周馥曾任山东巡抚、两江和两广总督等职,并曾协助晚清名臣李鸿章开展洋务运动,在天津开办新政。他的父亲周学海曾中殿试三甲进士,一生淡泊名利,唯爱读书。

藏书家傅增湘家族与周家有四代交情,彼此亦师亦友,缘分起源于都嗜好读书、尤好收藏古籍。在《周君叔弢勘书图序》中,傅增湘称赞周叔弢:“然君之为人也,貌婉而神清,才敏而志定,淡声色,薄滋味,寡气矜,畏荣进,怡然淡然,若与世无竞者。独于古书秘籍则深嗜笃好,专精奋气以肆求索,若疾病之待药饵而饥渴之思食饮也。”

周叔弢跟随曾两度担任袁世凯政府财政总长的叔父周学熙在山东青岛创办华新纱厂,后来又到天津担任华新纱厂董事、经理。在天津期间,周叔弢与傅增湘往来密切。傅增湘回忆,周叔弢“旅津二十年,殖业余闲,无日不以访书为事”。

周叔弢收藏古籍善本,与一般人不同。古籍版本目录学家冀淑英在《自庄严堪善本书影》序言中阐述道:“……专嗜古今典籍,先生于书不仅真知笃好,更专精致力于目录版本之学,以是收书采择甚严。”傅增湘也曾回忆,周叔弢“好尚虽挚,而悬格特严”。

1982年,周叔弢在写给藏书家黄裳的信中,谈到了自己的“藏书五好”:版刻字体要好,就像一个人先天体格强健;纸墨印刷要好,就像一个人后天营养得宜;题识要好,如同一个人富有才华;收藏印记要好,宛如美人薄施粉黛;装潢要好,就像一个人衣冠齐整。这5项标准,市面古籍至少有一两项达标,周叔弢才会收藏。

傅增湘在《周君叔弢勘书图序》中提到,周叔弢“凡遇刻本,卷帙必取其周完”。1930年至1947年,周叔弢曾用17年时间,将一部30卷《春秋经传集解》卷数配齐。

 

图为《自庄严堪勘书图》书法与绘画作品。(李国庆供图)

 

周叔弢所收藏的古籍,品类丰富而齐全,也带动了“自庄严堪”藏书室的声名鹊起。傅增湘追忆:“……频岁所收宋元古椠殆百帙,名抄精校亦称是,声光腾焯,崛起北方,与木犀轩、双鉴楼鼎足而立,骎骎且驾而上之,噫,可谓盛矣!”

冀淑英也曾感叹于周叔弢藏书之丰富:“历年所得若南北旧家历藏之珍秘,天府馆库遗存之绝品,所聚宋元古椠、精校名抄,珍异群集,蔚为巨擘。”

尽数捐献,高风亮节

记者:周叔弢藏书不为私家永存,而是尽数捐献国家,由此也成就了他“爱国藏书家”的美名。能否请您对此进行介绍?我们又应当如何评价周叔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李国庆:早在1942年,周叔弢就立下遗书,等到天下太平了,要把自己所藏的全部善本古籍捐献给国家,实现自己买书、藏书为捐书的初衷,体现出拳拳爱国赤子之心。

1949年6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周叔弢将自己珍藏的海内孤本宋版《经典释文》第七卷一册捐赠给故宫,配齐了故宫所缺。这一举动受到人民政府的奖励。7月,时任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董必武为他颁发奖状,褒奖他“化私藏为公有,裨益人民,殊堪嘉许,特予褒奖,以资表扬”。

我作了简要统计,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8月,周叔弢捐赠给原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历代古籍善本共715种2672册;1954年至1955年,周叔弢捐赠给南开大学外文图书3500余册,捐赠给天津图书馆清代刻本3100余种。

在一次捐献文物授奖大会上,周叔弢说:“我捐献的文物图书,本来是人民的东西,现在又回到人民的手中,它们比在私人手里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心里非常高兴……”这一番话,表现出爱国藏书家的高风亮节。

周叔弢不仅将自己收藏的古籍善本尽数捐赠,还悉数捐献了自己的多年存款。1982年,周叔弢再次立下身后遗嘱:“存款五年定期壹万元,国库券壹万五千元,全数本息上交国家,在‘四化’大海中添一滴水。”

国家和接受捐献的机构也没有忘记周叔弢的卓越奉献。1991年,国家图书馆为纪念周叔弢百岁诞辰而举办展览,周叔弢的10名子女都亲自前往参加。2012年,国家图书馆为纪念周叔弢捐赠善本古籍60周年,与天津图书馆合作举办“周叔弢自庄严堪善本古籍展”。如今,周叔弢捐献的善本古籍都已通过影印等方式实现了再生性保护。

周叔弢藏书之富、善本之精、质量之高,以及捐书之彻底,都超迈古今诸贤,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文献学家郑伟章评价他:“周叔弢先生是一位伟大的藏书家。”周叔弢在传统文化建设上为国家作出的重大贡献,已经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人民周刊》2024年第8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4年第8期

上一篇:踏青品文化 旧书觅新知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