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医药学院院长何清湖赴京参加全国两会的第二年。通过提案履职尽责、推进行业进步与社会发展,他的目光依然聚焦所熟悉的中西医结合领域,带来的两份提案《关于中西医结合学科分化的提案》和《关于大力支持培养基层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的提案》,是对去年“开办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本科教育”“完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学科分化及执业范围”“启动我国高等教育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认证”3项提案的延续,也是思索的深化。
在我国医学分科中,中西医结合是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与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二级学科分科未细化,这不利于临床医疗分科,不利于中西医结合执业人员晋升,不利于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不利于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在何清湖看来,中西医结合学科分化具有必要性,是对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的落实,适应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需要,也符合医疗事业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学科分化也具有可行性。何清湖对此作出分析:第一,我国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事业经过30余年发展,高校师资力量已能满足中西医结合学科分化需求;第二,我国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在内、外、妇、儿等专科方面各有建树,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规模和质量正在稳步增长;第三,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系统学习了中医、西医理论基础,以及包括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等主干必修课程的中西医临床课程,中西医结合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够满足中西医结合学科分化需求。
为此,何清湖提出建议:进一步促进中西医结合学科分化,将中西医结合临床分化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骨伤科学等,将中西医结合基础分化为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药理学等;进一步促进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学科分化,在职称晋升的学科门类增设妇科、儿科、肿瘤科、五官科等执业门类,并放宽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允许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在西医医院临床科室执业;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西医结合类设置5年制“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专业,培养能在基层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
何清湖认为,培养基层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既是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也是补足基层医疗短板、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培养具有中西医结合临床服务能力,能够治疗内、外、妇、儿等全科常见疾病的医学人才,是解决当前基层医疗资源相对匮乏难题的重要举措!”
在他看来,培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同样具备可行性:1993年至今,我国已有50余所院校获批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相关知识体系及教学师资已经比较完备;早在20多年前,我国就发布一系列文件,确定了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目标、原则和具体要求,后又在安徽、湖南、四川、云南4个中西部省份开展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试点工作,培养全科医生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中西医结合也更能发挥全科医学的优势。
何清湖建议,从政策法规上统筹规划,为建立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并给予经费支持;构建包括中西医基础理论、中西医临床服务技术、预防保健等在内的培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的知识体系;将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纳入高等教育及成人本专科教育体系。
(《人民周刊》2024年第6期)
(责编:张若涵)